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批评与“两个东方”学毕业论文(5)

2014-09-13 03:35
导读: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天人观方面,传统认识论中西方的天人相胜、人为自然立法(康德语)等观念;中国先秦的天人合一、汉代的

 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天人观方面,传统认识论中西方的天人相胜、人为自然立法(康德语)等观念;中国先秦的天人合一、汉代的天人感应、魏晋的天人新义等理论,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新辩证论主张人与自然的互为逾越与互为保存,创造新的天人观。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类必须承认自然的他在性与存在合理性,人不能以宇宙的中心自居而破坏自然环境。只有认识自然他在的意义才能理解自然对于人的价值。
从黑格尔以后,“自然的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观念被滥用,把自然看作只为人类存在的自然,“人化”是这种观念的中心,这种观念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是有害的。天行其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有自然的,所以古人有“天人相参”(范蠡)之说。新辩证观念认为必须承认自规律,把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作为人化自然的前提,这才可能有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途。
其三,在人与社会,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主体与他人之间的互为主体是认证的关键,这就意味着要承认他人的主体性,否定自我中心论。哈贝马斯等后现代主义者的“主体间性”理论就一定程度上的映了这种认识,承认了他人具有主体性。虽然在现实中,这些人的承认只是理论上的,并没有真正把东方也看作一种文化主体,但比起其他西方中心论者已经有所进步。互为主体的认证,并不意味着文化差异的完全消失,它只是说明在全球化进程中,对话正趋于深入。也正是在这种接近中,双方的不同之处也可能会更为突出。
人与人的关系相当集中表现于文化间的联系,最具典型性的是本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之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新辩证观念主张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文化间的互为参照与互为逾越,逾越的是文化间的障碍与自我中心。因此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新辩证观念理可能成为推动研究进展的动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新辩证观念所面对的是全球化中复杂多变的文化思潮,深层的理论分折中,尖锐对立的文化一体论与文化相对论正在引起新的纠纷。更为严重的是所谓“文化冲突论”等欺世之谈也正肆行无忌,而一些意在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学说又显得深文周纳,无以服众。我们认为,在克服自我中心的文化冲突论,与异已的、异质的文化进行对话方面,新辩证论将是一种有力的理论。从对话进而到互相逾越与激发,可以形成真正辩证的比较,正如巴赫金所说:
在文化领域内,外在性是理解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异种文化只有在他种文化的眼中,才得以更充分和更深刻地揭示自己(然而并不是全部,因为还会的其他文化的到来,它们将看到和理解更多的东西)…在两种文化发生这种对话性相遇的情况之下,它们既不会彼此融合,也不会相互混同,各自都会保持自己的统一性和开放的完整性,然而它们却相互丰富起来。9
文学中的文化批评,它的意义正在于保持民族文学文化统一性中,以这种内在的差异性达到与世界文化同一性的辩证联系。
这就是新辩证论的核心观念之一:文化之间的逾越是避免文化冲突,也是避免绝对的融合的必然之道。
理解了以上的文化形态模式,就会认识到,文学中的文化批评兴起并非偶然,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影响着文学。从外部因素来说,是全球化的文化生态环境演变的结果。从文学内部来看,文化批评是文学深入到当代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之中去的一种内在需求。文化批评使得文学研究突破传统的审美与功利、生活与、雅文学与俗文学等对立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久已盼望使文学在社会中重新获得新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困境,那么,文化批评何罪之有呢?
注释:
1[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关于佛教认识论与西方无意识学说之间的联系,可以参见弗洛姆与铃木大拙合著的《禅宗与精神》(王雷泉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等书中的论述。笔者认为,他们的有些观点是有意义的。
上一篇:象数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