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5)

2014-09-21 01:39
导读:“五四”以后,仍有一些作家情系神话,如郑振铎借用希腊神话故事写作的一些短 篇小说,沈从文描写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系列,吴祖光的剧本《牛郎织

“五四”以后,仍有一些作家情系神话,如郑振铎借用希腊神话故事写作的一些短
篇小说,沈从文描写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系列,吴祖光的剧本《牛郎织女》、《嫦娥奔
月》等等。其中沈从文小说中运用神话素材的方式,较以前又有发展,他不是简单地采

用、改编或重写某个具体神话的情节或意象,而是另辟蹊径,在诸多民间文化原型的基
础上,进行一种综合性的重构和再造。在故事的表层结构之下,潜藏着集体无意识的原
型。例如有的者发现,在《边城》中,就埋藏着求仙原型、难题婚原型和命运原型
,并运用了拟仙、三角和循环三种叙事模式。(注:李继凯:《民间原型的再造——对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批评尝试》,载《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这
种新的运用神话素材,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
新时期以来,在神话学研究得到复兴的同时,文学创作中的神话化倾向由衰转盛,
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高潮。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之后,“寻根文学
”成为一股热潮。在80年代文学界的寻根潮中,人们将寻根的尽头地追寻到了神话
。正如有的论者所言:“神话原型的颇受关注是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80
年代初期中国小说创作陷入了困境,……是神话原型开启了寻根作家的智慧。”(注:
王轻鸣:《新时期小说的神话愿型》,《当代文坛》,1997年第2期,第9页。)
寻根文学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贾平
凹的《古堡》、郑义的《老井》、郑万隆《异乡异闻》等等,随处可见神话的踪迹。在
稍后的先锋小说、家族小说、部落家园小说、少数民族小说与边地小说以及地域文化小
说中,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神话意象——白鹿、黑骏马、老井、红高粱,不仅给作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的故事创造了一种神秘的语境,而且往往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画龙点睛。这种对神
话材料的偏爱,以及对民间文化原型的自由运用,表现了当代作家对于传统的自觉意识

神话母题在当代文学中的广泛,不是个别作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其内在的规
律。从作者方面来看,由于创作活动既是理性行为也是直觉行为,神话作为人类集体无
意识的产物,能够给作家带来意料不到的灵感与启示。正如莫言自述的那样,他只有深
入到的昨天才浮想连翩,写出疯狂和浪漫,一步入现代时,便想象枯涩。从读者方
面来看,作品中的神话原型,能使读者获得一种独特的丰富感与深刻感,内心再次体验
到人类经验的伟大连续性。
文学是国民精神的火光。一篇文学作品,只有表达了一个国家或民族集体的信念与
行为方式,表达了该民族最深处的集体情感,才能得到集体的共鸣,而神话和民俗发掘
了某种集体无意识,唤配了该种族最深层的记忆和想象,自然更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世纪,当我们回眸20世纪中国神话学的历程时,就发现一个民族
的神话遗产,就象一个甩不掉的文化幽灵。每当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艰难险阻,他
们就会像成人渴望回归子宫一样,不自觉地回到神话中,去寻求新的勇气和力量。
今天,中国仍在通向现代化的漫漫长途上艰苦跋涉,旧的精神乐园已经失去,重建
精神家园的呼唤,正响彻神州。“我们有必要提出这样的:在一个民族的奋斗历程
中,它的灵魂要不要有一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这里指的是创造、进取、勤劳、勇敢
、正义的精神。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去创造它?”(注:赵永富:《我们
需要什么样的时代精神》,载《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第37页。)这是摆在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有中国人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神话是一个民族最早的精神家园,从它在中国20世纪的
命运来看,在未来人类创造新的精神净土的工程中,它必然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上一篇:两个互补的文化形象──鲁迅、冰心比较论学 下一篇:奇异的国度: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东方想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