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武侠文化与儒道佛伦理学毕业论文(2)

2014-09-23 01:43
导读:武侠文化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快餐文化,其主要目的在“娱人”。但在游戏之中,也应该有点侠,也就是寓道于游戏之中,寓情于娱乐之中,寓理于消遣

武侠文化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快餐文化,其主要目的在“娱人”。但在游戏之中,也应该有点侠,也就是寓道于游戏之中,寓情于娱乐之中,寓理于消遣之中。武侠艺术才能耐读耐看、耐人品味、催人感悟、有所启迪。一般的武侠小说都较注重侠道,其中人物正邪分开,写好人处处是好到极至,好得不可思议,是侠义的集大成者,以致变成了虚幻的理想人格化身。写坏人则坏得一无是处,坏得头顶生疮,脚底化脓,坏得毫无道德,是邪恶的集大成者,而且千篇一律,性格行为雷同。传记、志怪、传奇、公案和毛记武侠小说皆有此倾向。民国以后的旧派武侠小说有武风大盛、侠风偏低的倾向。大陆八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侠义倾向则较重,有较写实的特点。港台新派武侠在处理“武与侠”上各有侧重,水平也有高有低。梁羽生最重侠道,他认为“宁可无武,不可无侠”,他代表了“侠派”,其故事模式多为诗、剑、情、民族英雄,其重心是侠道。侠形象多为济世救民,为国为民一类,有高大全的倾向。另一派是以古龙为主的“武派”,其主张“宁可无侠,不可无武”,其重心是武,是武夫的形象,且故事模式多为酒、赌、女人、神秘案件。其人物多嗜酒嗜赌,又喜欢女人,其道德修养较差,多半是“打斗”和“情种”的木偶而已。温瑞安其作虽有突破,但在侠道上也跟古龙如出一辙。金庸一派则主张有武有侠,当然亦有所侧重,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金庸早期作品侠义精神较重,中后期作品武与侠的同时又有点反武反侠,非武非侠。他在历史背景,人生故事三位一体之中塑造了一系列亦正亦邪,性格较为复杂的武侠形象。其中寓寄了较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其实,不管是“侠派”,还是“武派”,还是亦武亦侠派,真正“无侠而有武”或者“有武而无侠”的作品并不多见。多的是有武有侠,只是各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武侠是娱乐消遣型文化,但在游戏之余,还应载点道。金庸在《金庸作品集》序(三联版)中也说:“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观念”。导演徐克也说“武侠文化是中国人独有的人文色彩,它贴近民间生活,所代表的侠义可以充分表现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正义感精神。”

中国大学排名


武侠、武侠艺术之所以被推崇,跟其间的侠义观念,在传统上能让中国人接受、能产生伦理道德上的认同有很重要的关系。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侠义精神、侠义伦理则是武侠文化之话语内涵的价值核心。由此引申出的侠义崇拜已成为普遍性的民间文化心态,侠义精神也演化为一种传统民间美德。侠义精神是侠之为侠的一个永恒的行为动机,是侠文化的基本内核,更是平民大众现实生活需要与理想化期待的综合产物。是人们面对现实社会种种情态时的一个心灵参照。在文学创作中侠义精神不仅寄寓于武侠小说中,而且也渗透、覆盖在其它的创作类型里,尽管其呈现形态不是那么完整、充分和透彻。人们在看武侠影视和阅读武侠小说的过程中,随着武侠一起进行一次人格上的超越和道德上的升华,并以此获得伦理意义上的巨大心理满足。在现代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道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焦虑、失落和傍徨之中便产生了对古老伦理社会重义轻利、互助互让、锄强扶弱、济困救贫等的执着与向往。从而为精神的复归和栖居寻找到了一个道德上的乌托邦和太阳城。武侠世界成为现代中国人逃向想象的道德乐园,以理想人格的幻影来谐合现实的心理失衡,并寓寄自我的追求和向往。这就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无论老少、学识多寡、对武侠表现出普遍痴迷之所在。也是武侠文化在作为现实在业已消失的现代社会依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武侠伦理作为武侠文化中思想道德的价值取向,是武侠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武侠伦理不仅仅是武侠人物的行为准则,更成为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意识深处的最高伦理价值和行为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武侠文化传统意识,则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深深植根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当中。武侠行为和武侠艺术中的侠土,是武侠伦理的结合体和载体。在武侠中“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种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按照梁羽生的说法,侠就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正义的行为”(梁羽生《从文艺观点到武侠小说》),这是很笼统和概括性的说法。实际在武侠和武侠艺术上,侠的意义很明确,大到保家为卫国、为国为民之士,小到锄强扶弱、济困扶危的英雄。其本质是“替天行道”,是义,也就是重义守诺、除暴安良,见义勇为、仗义行侠、济世救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的精神品质。侠是道义的一种体现,是对“王法”的一种补充,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心理的“不平之气”的一种凝聚,是民族审美中一个永恒的梦想。侠和侠义在侠的形象上得以表现,这种侠形象是中国人“人格崇拜”心理的产物,是人格神的象征。从而使得侠者成了中国式的英雄,中国式的神灵。他们替天行道,代表神的使者向人间的不平之事及其背后的邪恶势力开战,并由此而成为行侠伏义的救世主的榜样。
上一篇:论作为“立法”策略的孔子诗学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