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与儒道佛伦理学毕业论文(7)
2014-09-23 01:43
导读:5、诚信守正。儒教在人际交往的为人处世中强调诚信守正,把诚信作为立人、立国、立世之本。诚信是真实无妄的意思;守正是诚意正心,保持正道而不
5、诚信守正。儒教在人际交往的为人处世中强调诚信守正,把诚信作为立人、立国、立世之本。诚信是真实无妄的意思;守正是诚意正心,保持正道而不邪。诚体现了天道的真实无妄的品德,人道效法天道真实无妄品德,这便是“诚之者”、“思诚者”。诚信在本质上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是人在效法、遵循天道的真实无妄中所获得的本性和合法性。诚信守正也是立人之本,是个体道德的基石。一个人立足于世,与社会、他人以至交往,诚信是交往首要条件。人在社会、、文化等交往活动中,自己要取得他人的诚信,首先自己要对他人诚信,才能建立和扩大自己道德信誉,给人的各种交往活动带来极大的方便。儒教强调在各项职业活动中,要以诚信为第一生命。各诚信主体如国家、政府、团体、个人都要信守诚信,不骗自己的良心,不骗国家,不骗他人;人与国家、政府、他人都互相尊重,真诚相待,不搞阳谋阴谋,互相欺骗,互相。这样国家才能取信于世,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团体才能取信于群众,个人才能取信于他人。这样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道德就会得到提升,社会风气就会得到净化,社会秩序就会得到安定。因此说,诚信是人类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
虽然社会演化,物换星移,但儒教的敬养父母,“克已复礼”,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义利和合,诚信守正,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扬着陶冶青少年和成年人的道德情操、为人处世、思想品质的作用,启示着人生应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诚信立世,以及如何推己及人等的价值。为了21世纪各个国家的和平和幸福,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我们应该光大儒教伦理道德、价值理想中有益于人类“安身立命”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无可否认,儒家学说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孔子提出“礼治”的政治主张,即从“正名”开始,以至“复礼”,“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愚忠于统治阶级。这种政治态度是保守的。它虽有利于封建统治.但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社会发展缓慢。由于要达到“克已复礼”,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就使生活中和中的情感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泄出来。儒家大师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则是一种封建神学的唯心主义。它同样有利于封建统治,但却抑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使古代科学长久停留并满足在经验论的水平,缺乏的深入发展和纯思辩的兴趣爱好。他提出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把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看作永恒的真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这四种权力是紧紧束缚着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而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妇女,其受害的程度更为严重。“四大绳索”使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根本没有言论、婚姻、行动等自由,更没有地位可言。至今,“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残余仍未能彻底清除,特别是在,农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封建思想。从以上论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封建“礼治”,“三纲五常”是保守落后的,腐朽的。但对这些伦理道德,经过我们对其辩证的否定之后,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有一些借鉴作用的。如遵纪守法、尊敬长辈、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等又是不可无的。也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团结,长幼有序,才会成为一个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总之,对待儒家学说,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针: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好的东西吸取过来为我所用,把愚昧、腐朽的东西剔除掉,使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发达。
第三节儒之侠
儒之侠以“为国为民,兼济天下”为核心,其侠道表现为以勇敢入世的态度,以兼济天下的志向,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侠心义胆,以牺牲自我,委屈求全的人生选择,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去行侠仗义。他们的江湖多与国家和江山有关,一己之情仇爱恨也多半要以国家之仇、民族之恨为计。他们的事业也不只在江湖上扶危济困,而是在国家遭灾受难,民族受欺辱之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维护国家和民族大义。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宋之后崇尚民族大义,抗金抗辽的“忠义社”;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近代霍元甲创立的精武会等多倡导儒之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