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uot;大海quot;回到quot;海quot;——韩东《你见过大(2)
2014-11-11 01:07
导读:在这时期争相塑造"大海"的热潮中,刘再复的散文诗《读沧海》(1984)可以说代表了80年代"大海"神话的一个极致。就标题而言,一个"读"字就显示出作者的
在这时期争相塑造"大海"的热潮中,刘再复的散文诗《读沧海》(1984)可以说代表了80年代"大海"神话的一个极致。就标题而言,一个"读"字就显示出作者的心机:大海不再被比作人们习惯上乐于想象的"大",而是比作"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显然,他的大海是一个意义无限的人类文化创造物,是指向"崇高"或"伟大"的"象征"。因为,这里有着"汹涌的,澎湃的情思,伟大而深邃的哲理"。人只有全身心跃入其中,才能体验到它的意义――"自由","无边无际的壮阔","无穷无际的渊深"。对作者而言,大海是中国的表征,几千年沧桑历史在其中蕴涵;大海又是历史辩证法的显示,是典型的"大自然的双面像","悲剧与喜剧,壮剧与闹剧,正与反,潮与汐,深与浅……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大海还是反省的、变革的和健全的自我的表征,"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健康的,是倔强地流动着的"。作者不仅如此抒情道:"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我在你身上体验到自由和伟力,体验到丰富与渊深,也体验着我的愚昧、贫乏和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和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去沉淀我的尘埃,去更新我的灵魂!"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大海神话。当"我"对大海的生命与神圣权威无条件地顶礼膜拜时,就会更深地体验到自身的愚昧和贫弱。尽管作者对大海独有一番体验,但实际上还是没有超出这个的共同的大海"定势"。这种对大海的崇拜诚然可以看作80年代"人"的崇拜的象征性体现,但在无意识深层里,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对西方的"大海"规范、甚至西方的整个话语规范的崇拜呢?这里的大海形象,作为80年代中国大海神话的极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大海神话的极致或终结。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上述"大海"形象的出现及其传统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与文化缘由:中国正处在古典中心体系破碎、必须参照西方话语以重建中心的危机关头,来自西方的"大海"新形象就充满了诱惑力。换言之,由于20世纪中国文化所处的西方撞击、古典中心体系破碎和师法西方这一特殊境遇,古典"海"形象模式就被消解,而代之以西式"大海"。从此,"大海"就同被迫向西方、走向现代化、寻求中心化的"中国"等现代性话语联系了起来。确切点说,中国现代大海形象模式是古典海形象
所以,对20世纪中国人来说,"大海"既是先进的现代西方他者的表征形象,又是未来理想的中心的中国的表征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这样同幻想中的自由、美、、民主、进步和幸福等至高指标紧紧地联系了起来。由此可以说,"大海"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神话"形象。比较而言,古典"海"模式展现的是平常的海,即"小写的海"(或小海),现代"大海"模式展现的是具有崇高、神圣、伟大或神秘等深度内涵的海,即"大写的海"或"伟大的海",是准确意义上的"大海"(正像在现代中国人看来,古典的"人"仅仅是"蒙昧"状态的"小写的人",而现代凭借西方规范获得"启蒙"的人才可能是"大写的人"一样)。这种简单对比,在今天看来,难免包含对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双重误解,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世纪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代大海形象是用一系列的书面化语言(心语)描绘而成的。诸如舒婷的"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之类语句,是无法用日常体验去衡量的,因为人确实不能把自己的心与大海紧贴在一起,否则就会被海水淹死;同理,刘再复那种"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我在你身上体验到自由和伟力,体验到丰富与渊深,也体验着我的愚昧、贫乏和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和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去沉淀我的尘埃,去更新我的灵魂"的倾诉,也不过是一种充满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想象的内心独白而已。它们都无法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