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诗史 社会主题 忠义
论文摘要:蒋琦龄是清成同年间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展示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心态,较好地贯彻了杜甫以来的诗史精神。其诗歌在当时被视为“诗史”。
“诗史”最早见于唐代盂綮的《本事诗·高逸第三》:“杜逢禄山之难,流寓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号为‘诗史”’。此后,人们便沿用“诗史”来评价杜诗的社会价值。郑庆笃认为杜诗被誉为“诗史”的根本所在,是杜甫以诗歌形式反映出重大历史事变安史之乱,将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等君国大事诉诸笔端。…可见,“诗史”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精神。它包括以下内涵: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诗中可感受到诗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窥见他所处时代的真实情况。其次,以典型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多灾多难的历史和时代氛围。诗不是记载“一时事迹”的,而是显示“一时气运”的,‘诗史”的深层含义应理解为“史外传心之史”。‘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形态史,而是心灵史、情感史,它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将最生动最具认识价值的人物精神世界记录下来,从而能从中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搏和一代士人的心路历程”。历史上被给予“诗史”称号的诗人除杜甫外,有汪元量、文天祥、吴伟业、黄遵宪等。也有单独一首诗被视为具有“诗史”价值的,如元好问的《丧乱诗》、顾炎武的《海上》等。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诗人的整体创作或部分篇章亦被盛赞为“诗史”。蒋琦龄便是其中一位。
蒋琦龄诗歌的“诗史”性体现存反映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诗作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际,他参加科考并进入仕途,民族的灾难和生民的不幸使他从一个闭户读书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写下了一批忧国伤时的诗歌。1841年,英军攻占定海,进京途中的蒋琦龄在客船中作了《湘中八月传闻官军收复宁波……》一诗。年轻的诗人陷入忧虑之:“……湖广明眼底,世事上眉头。洒浊难浇愁,天寒易饯秋。岳阳楼上望,忧乐几时休”。他对军队战斗力低下、临时抱佛脚等弊病不胜忧虑,惋惜自己“失皇势”,否则会像明代主持东南沿海抗倭斗争的胡宗宪一样,在荡平倭寇的战斗中大显身手。1860年8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直逼天津,朝中人心惶惶。他和朝中友人常谈国事,认为将相们应学习处变不惊力挽狂澜的寇准,在北门饮博谈笑中稳定君臣之心,并劝服君主打消逃跑念头,“宜在城楼瞻御盖”(《与少鹤谈宋事有感》)。面谏成丰帝的计划破灭后,他劝咸丰“西幸”山西以“固根本”,认为此时事同“唐裴冕请肃宗幸灵武、宋宗泽请高宗幸汴京之举也”(王柏心《空清水碧斋诗集序》)。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几个月间作诗55首。诗中,他悲痛地责问“谁遣陆沉事至此”,指出正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甚至走投降路线的朝臣误国:“夷甫诸人宁足责,万事盈庭一诺唯。厝薪直突众所知,虎豹九关人畏死。纷纭犹未罪汪黄,战守谁能用宗李。盘石遂有累卵危,白日神州车载鬼。”(《送霞舫之广昌》)他在诗中一再咏刘琨、祖逖、岳飞和宗泽等人,痛责高宗秦桧之流杀害岳飞、“P4-毁长城”的行为(《谒汤阴岳庙》),借东晋南宋事讽刺“善谋身”的汪黄之流,“尽为海上忘机客,决无新亭对泣人”,呼唤士人忠直报国,“二百年来勤养十,临危犹冀有陈东”(《读史书愤》)。他愤恨朝中诸人不图振作,国难当头仍无耻享乐,一针见地指出尸位素餐腐朽荒淫的官员是致使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釜鱼幕燕自逍遥,倾覆终当念本朝”(《感愤》)。他白比借力为国谋划的申包胥,却“独唱无和”(《初至合江亭观蒸湘盛涨》)。同年6月底,因谋事不成返回家乡的诗人路过寿阳,作《寿阳呈祁太保相围六十韵》。该诗气魄宏大,蕴涵丰富,获得很高评价:“此诗史也,尤为千古必传之作”。(吴振槭《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诗中首先回忆了清初的强盛和繁荣,然而,“魍魉”、“鲸鲵”从海上入侵,“烽烟横北固”。尤其是《北京和约》的签订,更加重了百姓的苦难,因而“青犊归无所,潢池盗有因”。他悲愤地呼喊“越甲情徒耻,澶渊志未申”,但现实却是“国家无寇准,可使有王伦”,接下来他提出中兴策略,愿像为东晋王朝的安危存亡立下卓著功勋的温峤一样为国效力。末尾,诗人慨叹自己奔波无功而忠诚不改,“蹈海欲明志,移山嗤效颦”。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也同样勾起诗人对庚申之变的回忆。1861年秋,接到友人赠菊,他百感交集,“西郊辇路接淀园,劫火铜驼泣荆棘。次花零落那可问,有亦非复昔颜色”(《魏五秀才赠菊花,为赋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