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学语文论文: 在共享共生的口语交际中对话

2015-05-06 02:03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小学语文论文: 在共享共生的口语交际中对话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毕业 小学语文: 在共享共生的口语交
毕业

小学语文: 在共享共生的口语交际中对话

摘  要:口语交际对等接纳,双向互动,促进对话的交际互动,创造性地训练即时的、个性化的口语交际,是走向共生理想的心灵对话,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全面关注。

关键词:口语交际  对接  互动  共生

 

“1言之辩重于9鼎之宝”。口语交际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良好的口语交际才能成为开启事业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讷于言者”立身于现代社会常常会遭遇尴尬,事业的和谐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口语交际能力而受到影响和制约。面向未来,着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全面关注。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1种本质性标识。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口语交际呈现的对话交流。建构互动共生的口语交际,激活口语交际的内涵对话,正是让语文教学更加充盈着对话的精神。

1、对等中共存:促进对话的交际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共存,关系对等。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对话”,是1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1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是1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1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要求师生、生生的心灵彼此敞开、接纳,并寻求、探索、实现着教学平等对话的真义。

引导:实现从听到说的转变。 口语交际中,有的学生只会做,不会说,“茶壶里煮饺子”;或不想说,“金口难开”;或说出来怕这怕那,索性“作壁上观”。这时教师就要对症下药,给学生以自信,引导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拘于形式,以兴趣激发兴趣,以思想点燃思想,以交际促进交际,触动学生说话的“兴奋点”,鼓励学生有信心、有勇气地进行口语交际,实现从听到说的转变,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要想明天说得棒,不怕今天出洋相”,情动而辞发,学生就会在基于平等共存的引导下,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而敢于对话。

共振:推进主体与主体的互动。 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对话活动。教学不是我教你学,更不是你讲我听,口语交际是师生双方的听、说互动,其能力的形成是在师生、生生的听说互动中共同生成的。学生是有自觉能动的人,是具有1定认识能力的主体,教师如果居高临下,口语交际课堂只能是“独角戏”,久而久之,学生口语交际的灵感被抹杀,学生如何才能凸显主体精神呢?口语交际不是单向的“输出——接受”关系,也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关系,是1种“教学相长”的互动互助关系;是1种“相互受益”的共振共兴关系。

2、对接中共鸣:创设即时的交际情境

人——情境交互作用论启发我们:既然人的行为由情境强烈控制着,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情境的捕捉,用修正和创设来塑造相应的行为。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言语表达的方式不1样。说话既要看场合,又要看观众,这样才能收到对接良好的交际效果,取得和谐1致的共鸣效应。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在特写的环境中,真实地进行体验性反应,实现1定的语言交际功能。例如教师引导说:“我爱旅行,有1次在某地丢了钱,如果是你,该怎么办?”提问被顺其自然地接纳,每1个学生自然就会来设想1、两种方法,阐述两、3句建议。这样的口语交际亲切、自然、真实、有趣,体现了“在游泳中学游泳”,1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生活需要得体的语文,语文需要得体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书本的话”转化为“生活的话”、“儿童自己的话”,并用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口语和书面语在章法、句式、感情色彩诸方面略有不同。如果不注意,在生活中是会闹出笑话的。试想,1个在日常交谈中满口之乎者也的人,喜欢使用过长,过于复杂的句子的人,我们在感觉到这个人文绉绉的同时,也会给他打个问号:这人是不是有点毛病?当然,口语大多是现想现说的,由于时间急迫,这就要求说者要尽快地把思维转换成言语,听者同样要相当敏捷地把对方说的话语转换成认知。讲完上句,还没想好下句,会造成口语交际的间断。“嗯,嗯……”、“这个、这个……”之类的“口头禅”,就是用亢余信息在等待思维的现象。口语交际的即时性当场训练,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并且“想得快说得准”。

3、对流中共享:关注个性化的交流沟通

口语交际会不会千人1面,千篇1律呢?关注口语交际的个性化,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将人文教育贯穿于口语交际始终,会促进学生从中享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口语交际的互动,需要与学生1起走进话题,去涵泳,去体悟,去感受,去开创口语交际实践的新天地,让口语对流成为充分展示学生人文个性的试验场。教学《毕业赠言》时,我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在即将离开小学金色的生活时,把你的1句心里话当作1份贵重的礼物留给母校,献给老师,赠给同学,毕业赠言不必是甜言蜜语,可以没有5颜6色,要的只是从你的心里自然地流出。

生1:再见了!和我离别但彼此依然心与心紧紧相连的母校!再见了!伴我度过美好童年的母校!再见了!愿你创造出更多辉煌的母校!

生2:老师,我在您的教育下就像1棵小树得到了太阳与雨的呵护,我1天天地长大,懂得了许多知识。老师感谢您。

生3:话毕业—— “光阴如水不待人,6年酸甜恨即结。少年不识愁滋味?1思毕业断愁肠。” 

    生4: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小学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我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母校的1草1木,是那样的亲切;母校的1砖1瓦,是那样的熟悉。                         

生5:老师,我只想说1句我的心里话。我很爱你们,而且我长大了,或许会继承这个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生6:“10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我们会再来看望您!……                       

(听着这些富有个性的交流,怎能不为之喝彩?)                                       

口语交际重视个性化是要做到“声如其人”、“闻其声知其人”。例如,几10个同学说“我最喜欢的玩具”,从“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开始,然后是形状、颜色、声音,最后免不了要说“我真喜欢”。句式大同小异,苛刻1点说是相同无异。口语交际应该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的,有的喜欢铺排笔墨,有的擅长抒情议论,有的富有条理,有的较为跳跃,有的长于想象,有的热衷于引用,这些个性化表达的趋向,应该得到授课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口语交际仍在培养“标准件”,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口语交际允许“个性化”合理存在、适度张扬。

4、对话中共勉:建构交往的共生理念

口语交际过程是交往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与不同的人合作,增进对他人的理解以及彼此间相互共勉的认识。交往的相依相靠,是在寻求口语交际的内涵共生。共生,“不限于内部和睦的共存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系的1种社会结合”。共生是以异质者为讨论的前提,学生在价值、规范、目标方面存在差异,但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能相互间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更加“互动对话、互相共勉”的关系。口语交际“训练”要在“训”和“练”的交往上下工夫,寻求倾听与表达的共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只有经过反复的交往练习才能实现,其他外在因素都无法将其代替。“共生的理想”是新世纪心灵对话的主导理念,走向共生理想的口语交际,是学生独立人格之间的相互呼应与确认,独而不孤,共而不从,相互采择着生活的意义,相互解说着存在的价值,相互确认着灵魂的力量,相互激发着生命的活力!

口语交际要实现教学的优化,交流必须对等接纳,对话需要追求共生。口语交际是1种双向,甚至是多向互动的言语行动,如果不在人们相互的提问与回答中不断地合作,“胸藏万江凭吞吐”的境界就不可能获得。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是课堂训练,还是实践锻炼,都必须让学生有互动的条件和机会。任何单向的信息输入或输出,都无法构成“交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即时对话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小学语文论文::一次“班级之星”评选到一节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