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2015-05-18 02:07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毕业   前些时日,学校组织听课
毕业


 

前些时日,学校组织听课,1位教师讲了《小石潭记》。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词句含义、写作顺序、景物特点、作者感受之后,说本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凄凉、忧伤抑郁的感情,并板书让学生记录。

课后,我和授课老师议课。我问他,作者的感情他是怎样知道的?他回答说,从资料上看到的。我又问,文本写景清静幽美、细腻工致,怎么表达的是悲凉的情感呢?学生会不会感到不理解?他回答说,没想那么多,看到资料书上介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感是那样,就那样讲了。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最富有感情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愫,唤醒学生心灵中美好的东西,影响学生成为具有真善美灵魂的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累表达所需的材料、学习表达所需的方法技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怎样感悟作者的情怀呢?无疑应该从作品词句、文本语言入手,同时参考作者身世经历和生活的时代背景。“1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抒情类文章,更是如此。如何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情感?我的办法是:看词语的冷暖色调、看文中有无点睛的句子以及对细节进行想象、延伸。

《小石潭记》中诸如“清冽”“参差披拂”“蒙络摇缀”“空游”“翕忽”“佁然不动”“明灭可见”“犬牙差互”“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大量冷色调的词语,渲染的是冷清孤寂的意境,毫无欢快的喜色。虽有“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1句,但瞬间的“乐”很快就被凄清淹埋。在这大片冷色中加入1点喜色,是以喜写悲,就像以动写静。

再看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直接表达了凄清、孤寂、悲凉的感受。还有细节的叙写:“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看“似”实“不似”,在凄神寒骨的情境中,鱼儿的自由无束、率意游走,其实只是1种寂寞的自生自灭,很容易让人想到作者现实中的羁绊以及其凄凉、抑郁、哀伤的心境,就像天涯“断肠人”眼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家”又不是“家”,转瞬即逝的喜悦更诱发出无尽的凄凉和悲伤。最后,参考作品的时代背景,参看与作者同时遭贬的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样,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凉、凄伤之情便显露无遗。

言为心声,作者的感情肯定融在作品语言中。我们只有设法让学生学会从作品语言中把握作者的情怀,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妙,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作者系河南省郸城县张完乡第3初中;2008年8月1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上一篇: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