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五四观的哲学审视——兼论学衡派五四观
2015-06-23 01:00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学衡派五四观的哲学审视——兼论学衡派五四观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因受54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
【内容提要】因受54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版《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反思、批判54新文化运动的言论,充分展示了对现代性追求的独特禀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重镇学衡派。学衡派既反对激进反传统的情绪化态度,又不赞成以西方晚近某家某派标举西方文化的文化观,而是主张新旧相对论,认为古今中西文化当明其源流,融会贯通,以建设真正的新文化。学衡派现代性源自传统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现代化即西化的立场构成对立互补的关系,代表着另1种文化启蒙,当给予正确的评价。
【摘 要 题】54新文化研究
【关 键 词】学衡派/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古今中西
【正 文】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迭遭列强欺凌,面对着中西文明发展程度的巨大落差,知识分子以强烈的进取心,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人先后在实业层面和政治层面谋求救国之道,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后,沉痛的历史教训和冷酷的社会现实,催生了第1次真正的文化“大觉醒”,54新型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落实在思想文化层面,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因54新文化运动而迈进到了更深的层次。
54时期是多元的外来文化和多元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渗透和整合的时期,而学衡派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学衡派因其文化价值取向与54新思潮格格不入,而长期被划入敌视54新文化运动的保守阵营,研究者顺理成章地将其排除在新文化运动之外,似乎他们的文化理念与现代性毫不相干。其实,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现代文化并不只有1个样态,而是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学衡派的现代性追求所表现出的迥异于54思想主潮的独特禀性,正显示其存在的价值。透过学衡派对54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我们毋宁说学衡派与文化革新派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是作为整体的54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右翼,代表着另1种文化启蒙。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54新思潮的刺激和《学衡》杂志的出版
民国以降,西学东渐日盛1日,伴随着传统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解析,以儒学为精神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失去了维系的基础,54人被抛入前无所继、后不知所迎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传统文化能否为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资粮,是当时知识分子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自由主义者和激进主义者强化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张关系,他们确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是背道而驰的,要传统,就不能有现代化;要现代化,就必须抛弃传统。与传统决裂就成了晋升现代化国家的基础1步,现代化即西化。基于这样1种认识,他们开始了思想文化的除旧布新工作,为现代化进程扫除思想路障。
由于陈独秀、胡适等领导的文化启蒙运动发端于内忧外患、危机4伏的特殊时代,极易养成急功近利的文化性格,再加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及时”引入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他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情绪化的,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盲目迎合“世界潮流”,以偏概全,好为激语,对于“新”的,趋之若鹜,对于“旧”的,弃之如敝屣,且不容反对者有自由讨论之余地。这引起了1批海外留学生的强烈不满和严重忧虑,后来《学衡》杂志的出版和作为1种文化势力的学衡派的出现,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学衡派是围绕1922年1月创刊于南京的《学衡》杂志而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重镇,成员大多是文学和史学界精英。《学衡》杂志主编是吴宓(1894-1978),发起人和参与者包括梅光迪(1890-1945)、胡先骕(1894-1968)、刘伯明(1887-1923)、汤用彤(1893-1964)、柳诒徵(1880-1956)等,主要撰稿人还有王国维、陈寅恪、释太虚、
东南大学的缪凤林和景昌极、留
美学生张阴麟、郭斌和等百余人。学衡派的核心人物(吴、梅、胡、汤等)曾先后留学哈佛,归国后任教于东南大学,称得上是纯正的“学院派”。长期以来,作为1个文
化学派,学衡派少有人论及,更谈不上专门的研究,它只是作为敌视新事物的保守、落伍、反动、顽固的负面形象封存在人们的记忆里。这种情况直到近年才有根本改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文化生态的改进,当80余年后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时,《学衡》“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办刊宗旨,[1] (p. 494)越来越多地得到研究者的理解,学衡诸公在学人心目中的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例如研究学衡派颇有心得的乐黛云教授曾指出:“《学衡》杂志的宗旨与胡适等人提倡的自由主义和陈独秀等人提倡的激进主义构成张力,共同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 (p. 264)另有研究者认为,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只是错位论争、自说自话,因为他们对传统的解读和对西洋文化的选取不同。学衡派强调的是儒家的“仁”,新文化派攻击的是儒家的“礼”;新文化派选取的“新文化”是西洋晚近的1家1派文化,而学衡派看重的是自古希腊以来能代表西洋文化之全体的古典文化。因此,与其说他们是敌对的,不如说他们是互补的。[3] 这就从根本上扭转了数10年来把学衡派与54新文化运动完全对立起来的研究模式,对深入研究、重新评价学衡派颇有启发。
$False$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要反思学衡派的54观,不得不从源头上讨论学衡派与54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其实,学衡派的文化价值观不是随着《学衡》杂志的出版而于1夜之间突然形成的。还在新文化运动高潮之际,随着传统价值观的广受质疑和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学衡诸人即已确立道德理想主义以与西化主张相抗衡的志向,例如胡先骕1919年即已在《东方杂志》发表《中国文学改良论》,对胡适、陈独秀倡导的文学革命论所表现出来的“因噎废食”的“偏激”进行了公开的批评。留学美国的梅光迪与胡适于是笔战不断。但学衡派作为1支有意识地与新文化运动相抗衡的团体力量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学衡》杂志这个新阵地出现以后的事。从学衡派的产生来看,学衡集团意气相投,是受胡适、陈独秀等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刺激而组建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衡派主要成员之1的胡先骕1922年4月在《学衡》第4期上发表了《说今日教育之危机》1文,在总结了20世纪头20年中国思想文化演变轨迹后,发出了如下的感慨: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量传播,以欧美留学生的力量为最大;现代中国教育的危机和中国文化之濒于破产,也与欧美留学生的关系为最多;“而旧文化与国民性之保存,使吾国不至于精神破产之责,亦惟吾欧美留学生为能任之也”。这就是说,在胡先骕看来,无论是功是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是与欧美留学生脱不了干系的。由于知识结构、文化视野、价值信仰等方面的原因,国内顽固守旧的冬烘们显然无法应付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鉴于此,必须有1批学兼中西,既有很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又有世界文化眼光的饱学之士,以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整理、淘洗旧学,广泛吸收西方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符合现代世界潮流的诠释,才能使中国文化摆脱窘境。现代新儒家的出现和学衡派的组建,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背景。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学衡诸公大多有留学欧美的经历,对西方文化的大量侵入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威胁深表忧虑,复兴中国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团结起来。他们不赞成胡适、陈独秀等的全面抨击、彻底否定、破旧立新,也不欣赏顽固守旧人士的盲目排斥西化,而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重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继承性,坚持现代性源自传统,是对传统的改造、完善和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作为学衡派精神领袖的吴宓曾多次提到他们对54新文化运动的反感。他说:“当时在哈佛习文学诸君,学深而品粹者,均莫不痛恨胡、陈。张君鑫海表示,‘羽翼未成,不可轻飞。他年学问成,同志集,定必与若辈鏖战1番’。”[4] (p. 19)又据《吴宓自编年谱》载,梅光迪君“原为胡适之同学好友,迨胡适始创立其‘新文学’、‘白话文’之说,又作‘新诗’,梅君即公开步步反对,驳斥胡适无遗。今胡适在国内,与陈独秀联合,提倡并推进所谓‘新文化运动’,声势煊赫,不可1世。梅君正在‘招兵买马’,到处搜求人才,联合同志,拟回国对胡适作1全盘之大战。”[5] (p. 177)这说明,《学衡》杂志出版之前,批判新文化运动即已成为这些人的自觉信念,也是他们类聚的精神动力。
早在回国前1年,后来成为《学衡》掌门人的吴宓,密切关注国内思想文化界的动态,甚至不惜牺牲学业著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他曾自述:“本学年(1920-1921)中,宓对校课,不如以前之专心致志,读书亦不多,而移其注意于中国国内之事实、情况,尤其所谓新文化运动兼及教育,宓之时间、精力,主要用以撰作汉文、英文文章,作成即刊布。盖此1年,宓虽身在美国留学,实不啻已经回国,参加实际之事业、活动也矣!”[5] (p. 209-210)1921年6月,吴宓在哈佛大学研究院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因受梅光迪的引导、影响和国内日趋激进的新思潮的刺激,他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决定提前回国。因为“他实在太关心中国文化的命运了,迫不及待地回国参加弘扬民族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战斗。”[4] (p. 23)
应该说,由陈独秀、胡适等所发动并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学运动起始在国内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赞成或反对者寥寥,用鲁迅的话说,新文化人感到比较寂寞,倒是遭到了在太平洋彼岸的留学生界强有力的反对。数年后,随着《学衡》杂志的出版,1批具有保守倾向的文人学者以《学衡》为阵地,发表了大量的反思与批判54新文化运动的文章。由于这些人学贯中西,熟知中西文化之源流,所发表的观点充满哲学的睿智,对新思潮的缺点不乏精到的指摘。虽然《学衡》登场时,新文化运动已深入人心,胡适、鲁迅、茅盾等新青年学者对学衡派的文化主张或不予理会,或冷嘲热讽,但这并不影响学衡派与新儒家学者梁漱溟、东方文化派章士钊1起,构成对54新文化运动真正有力的挑战这1事实。自由主义者徐志摩曾颇有感慨地说:“前几年的所谓新思潮只是在无抵抗性的空间里流着;这不是‘新人们’的幸运,这应该是他们的悲哀……早年国内旧派的思想太没有它的保护人了,太没有战斗的准备,退让得太荒谬了;林琴南只比了1个手势就叫敌营的叫嚣吓了回去。新派的拳头始终不曾打着重实的对象;我个人1时间还猜想旧派竟许永远不会有对垒的能耐。但是不,甲寅周刊出世了,它那势力,至少就销数论,似乎超过了现在任何同性质的
期刊物。我于孤桐1向就存102分敬意的,虽则明知在思想上他与我——如其我配与他对称这1次——完全是不同道的。我敬仰他因为他是1个合格的敌人。在他身上,我常常想,我们至少认识了1个不苟且,负责任的作者,在他文字里,我们至少看着了旧派思想部分的表现。有组织的根据论辩的表现。”[6] (p. 55-56)徐志摩是新文化运动的亲历者,上述这段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应该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当时思想界的实况。需要作出说明的是,这段话虽然说的是章士钊,但若移作描述梁漱溟和学衡派,同样是合适的,或许还更贴切些。区别于传统的文人学者,学衡派和梁漱溟拥有1套具有学理基础的文化哲学观念,他们人格独立,不落俗套,是“不苟且、负责任的作者”,新文化运动因为这些人的出现而不再有找不到够格敌手的寂寞,新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合理的张力自此才真正得以形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探本求源、会通中西的现代性追求
还在新文化运动帷幕初启时,在美国留学的梅光迪即向胡适叫板,现存的数10封通信记述了两人围绕着中西文化、新旧文学之间的争论。梅光迪1生没有留下多少有分量的著论,他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主要来自《学衡》初创时接连发表的《评提倡新文化者》、《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等文章,这些文章尖锐地批评54新思潮的提倡者不了解历史,对中西文化源流缺少广博精深之研究,不过争奇炫新、震骇流俗、沽名钓誉而已,因此,“模仿西人,仅得糟粕”,“甫1启齿,而弊端丛生,恶果立现”。他坚信,我国旧有文化“必有可发扬光大,久远不可磨灭者在”,不能1律视为土苴,新文化的建设宜从长计议,心急不得,不能为1时的功利所驱动,也不能以是否吸引群众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应唯真理是求。文化不论古今中西皆须先有“彻底研究”和“明确之评判”,而后“合千百融贯中西之通儒大师,宣导国人,蔚为风气,则4510年后成效必有可睹也。”[7] (p. 1-7)
54文化启蒙中,出于救亡图存、再造文明的需要,新旧关系成了研究文化者共同关心的论题。革新派本于历史进化之法则,主张以新文化替代旧文化,新文学替代旧文学。对此,学衡派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们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性源于传统的道理。吴宓指出:“进步是传统的不断吸收与适应”,“个人之价值取决于他所吸收的传统的量与质”,进步不是跳跃式的突变,而是“有机生长”。”[8] (p. 76)他认为,旧者多含恒久之价值,新者也有真伪之辨,新旧是相对的概念,昨日为新,今日则旧;今日之新,乃层层递嬗而来;不知旧物为何,断无资格言新;“凡论学论事,当究其终始,明其沿革,就已知以求未知,就过去以测未来”,故“不应拘泥于新旧。旧者不必是,新者未必非。然反是,则尤不可。”他把物质科学与人事之学作出区分,前者以积累而进步,愈晚出愈精妙;后者因与社会环境和个人天赋有关,“后来者不必居上,晚出者不必胜前”。[9] (p. 5-6)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学衡派对新潮人物弃旧图新、不识不辨的浅见的批评,揭示了1个深刻的道理,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演变的结果,都有其源头活水,新与旧的对立是相对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若截断众流、割断历史,新事物便浮游无根,不仅得不到切实的说明,同时也丧失了再生的基础。现代性要源于传统,任何不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站在与世界文化对话的广阔背景上,学衡派打破古今中西的界限,审慎择取西学精粹,从传统中汲取人生所需的健全的精神资源,这是极具合理性的文化建设方略。“学衡”核心人物曾留学哈佛,亲炙于文学教授、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白璧德认为孔子“克己复礼”的“仁学”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及其以后的西方人文主义者的精神是1致的。他1再强调在中国开展1个以扬弃儒家思想千百年来累积的学院与形式主义的因素为特质的“新孔教之运动”的重要性,[1] (p. 39-48)并对他的中国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白璧德对西方自培根以来的科学主义和卢梭以来的感情主义所产生的流弊深表忧虑,提出新人文主义的文化主张加以矫正,这种新人文主义不仅根植于中国儒家传统中,而且也存在于西方古典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受此影响,白璧德的中国学生致力于透过历史陈迹,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普遍有效、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真善美的东西,挖掘其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人文精神。梅光迪早在1917年与胡适争辩时就曾阐述过这样1个观念:“我们今天所要的是世界性观念,能够不仅与任1时代的精神相合,而且与1切时代的精神相合。我们必须理解,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1切真善美的东西,然后才能应付当前与未来的生活,这样1来,历史便成为活的东西。”[10] (p. 61)1般认为,学衡派的思想是传统的、保守的,排斥西化不遗余力。这1看法是皮相的。事实上,学衡诸公大多留学欧美,他们的思想学术背景远比新思潮的提倡者更具西方色彩,也更能从西方文化的视角阐发孔子儒学的真价值,他们并不拒绝西学,对现代化和世界性也是心向往之,这与传统守旧派绝对不同。吴宓曾自述:“世之誉宓毁宓者,恒指宓为儒教孔子之徒以维护中国旧礼教为职志,不知宓所资感发及奋斗之力量,实来自西方。质言之,宓最爱读《柏拉图语录》及《新约圣经》。宓看明(1)希腊哲学(2)基督教,为西洋文化之2大源泉,及西洋1切理想事业之原动力。而宓新受教于白璧德师及穆尔先生,亦可云,宓曾间接承继西洋之道统,而吸收其中心精神。宓持此所得之区区以归,故更能了解中国文化之优点与孔子之崇高中正。”[9] (p. 338)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先生指出:“1个传统若有很大的转变潜能,在有利的历史适然条件之下,传统的符号及价值系统经过重新的解释与建构,会成为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仍可维持文化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不但无损于创建1个富有活力的现代社会,反而对这种现代社会的创建提供有利的条件。”[11] (p. 166)54时期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压力,使得现代性追求几乎淹没了悠久传统的潺潺清流,更使得文化启蒙难以稳健、全面、持久地展开,由此带来的文化上的狭隘功利主义,也堵塞了“创造性地转化”传统资源以参加现代文化建设的大道。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以及迅速地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的急迫感,使得54知识分子选择了“科学”和“民主”,但问题在于,科学和民主及其代表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不足以反映整个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全貌。作为1个有机整体,西方近现代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精神和基督教的传统,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科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