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么一部分的幼儿,他们有的心理脆弱;有的内向、默默无闻,常受到师生的漠视;还有的语言表达、色彩理解、动手能力都弱于一般的幼儿。对于这类幼儿我把他们称为是“弱势幼儿”。
一、认识色彩活动中的弱势幼儿
依据对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结合儿童自身具有的特征,本文中的“弱势幼儿”主要指在色彩活动中缺乏自信、内向,表现和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心理弱势幼儿:这类幼儿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和交往,不爱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在外人看来,他们非常懦弱,缺乏信心,在许多师生眼里他们似乎是“弱者”。能力弱势幼儿:这些幼儿在色彩的理解表现方面的发展逊色于其他幼儿,其发展甚至与本身的年龄特征不相符合。
二、教师与心理弱势幼儿互动的策略
1、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性格内向的幼儿有些能力弱,而有些是能力较强的。关键在于缺少锻炼,对于这些幼儿首先就是要让其体验成功逐步建立自信。在《威武的狮子》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秋秋,在操作前请她来摆放狮子,结束时请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不断地鼓励她,促使她增强了自信,体验成功。老师这样有意识地请她多讲,创设机会让她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帮助她树立自信。这种成功的体验使得内向的、不善于表达的幼儿不仅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自信从而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
2、多形式共用支持互动。《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活动之中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运用多种多种互动方式来支持幼儿的互动。色彩活动烤面包开始了,艳艳看着桌上众多的颜料很茫然,老师走过去“你想用哪种果酱涂呀?”她指指红色,“好我们就一起来涂草莓果酱。”并扶着幼儿一起来涂色。过后老师转到其他地方,可还不时地观看着幼儿的表现,发现她他一直在用红色涂时,“艳艳,老师来向你定个面包。可是要有苹果、草莓、芒果三种果酱的”边说边指着相应的颜料。当活动结束后再次请她“你和老师一起来进行买面包的游戏吧。”孩子随着老师一起投入了游戏之中。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