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澳大利亚亚太意识面临的挑战(2)

2013-06-10 01:04
导读:霍华德认为,美国的军事主宰地位几十年内不会被任何力量取代,美国在亚太驻军有利于亚太地区力量保持平衡,是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霍华

霍华德认为,美国的军事主宰地位几十年内不会被任何力量取代,美国在亚太驻军有利于亚太地区力量保持平衡,是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霍华德政府多次表示,美国应留在亚洲,美国在亚洲的合法地位应得到承认,支持美国更多地介入亚太地区事务。
1999年东帝汶事件中,澳大利亚更担当了美国在亚洲副官的“角色”。印度尼西亚在1975年吞并了东帝汶,使其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但东帝汶人民一直不断地反抗印度尼西亚的统治。1999年,东帝汶发生流血冲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建议就东帝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印度尼西亚采纳了这个建议。投票结果赞成独立的占据明显优势,得到印尼军方支持的东帝汶“反独派”反对独立,制造事端,东帝汶陷入混乱。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296号决议,批准建立多国维和部队,前往东帝汶执行恢复和平与安全的任务。澳大利亚立即从5万人的总兵力中抽出4500人统率多国部队开进东帝汶维和。在9月21日的国会辩论中,霍华德称:“澳大利亚要在维护和平方面充当美国的副手。”[63](P17)虽然此次维和获得联合国授权,而且东帝汶的人权暴行也证据确凿,但澳大利亚此次出兵明显带着西方国家“人权高于主权”的思维,实质是澳大利亚以欧美国家自居,在亚太充当美国的代理人。澳大利亚在东帝汶事件中的表现极大地损害了澳大利亚同东盟各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印度尼西亚国内舆论将澳大利亚刻画成侵略者,民众表现出对澳大利亚极大的愤怒,抗议澳大利亚的示威不断,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的机构被袭击,国旗被焚毁。两国与1995年签定的安全协定被撕毁,两国关系降至谷底。马来西亚副总理巴达维说:“我们没有任命他们,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地区的保护者、领袖或指挥官。”[64]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澳大利亚继续表现出了紧密跟随美国的政策,与亚太各国的分歧进一步拉大。2003年3月21日,美国、英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英的行为遭到了包括广大亚太地区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包括美国的盟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却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并派兵2000余人赴伊拉克参战。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称,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派遣军队参加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行动是正确的、是合法的,也是符合澳大利亚的民族利益的。在阐述出兵原因时,霍华德除了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长期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外,霍华德还强调了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与美国的紧密安全同盟关系。美国在过去帮助了我们,美国对澳大利亚的长期安全非常重要。”[65]亚太各国则普遍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在2月份霍华德访问印度尼西亚前夕,印尼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反对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同意下对伊拉克动武。另一方面,印尼最大回教组织回教教士联合会执行主席阿末巴金则拒绝参加霍华德召集的回教领袖会谈。他说:“考虑到澳洲支持美国侵略伊拉克,我决定拒绝跟他会谈。”[66]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3月24日的讲话中更是强烈谴责美英等国联军对伊拉克动武,形容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进攻伊拉克,是“恃强凌弱”的“懦夫”行为,并将激起更多的恐怖主义。美国及其盟国已使全球回到“拳头就是真理的石器时代”。[67]
(四)亚太国家的认同问题
澳大利亚能否真正融入亚太地区,让亚太各国接受其亚太意识,这一方面取决于澳大利亚自身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亚太国家是否认同它。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扮演着西方国家的角色,转向亚太只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亚太国家对澳大利亚亚太意识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亚太国家还没有完全接受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的一员,没有认同澳大利亚的亚太意识,其主要原因是: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首先,在“人权”的认识上,亚太各国与澳大利亚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针对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的人权外交,亚太国家在80年代后在人权的认识上提出了“集体人权”“发展权”等主张。澳大利亚则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人权为借口大肆干涉别国内政。澳大利亚报界经常大肆抨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等亚洲国家“违反人权”的行为。1996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以关心人权为由,由外交部长唐纳宣布接受达赖喇嘛访问澳大利亚,并表示澳中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遵循国际公认的人权原则。1997年6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表示,不否认中国“是一个不民主的国家的事实”,“是由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才跟中国建立明智的关系”,“我们当然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和越南(以及北朝鲜、柬埔寨和缅甸)的政权认为它们的那种独裁政体是更成功的。”[68](P214)这些所作所为极大地伤害了亚太各国的感情。
其次,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澳大利亚文化来源于西方,目前其国民仍主要由欧洲移民的后裔构成。这使澳大利亚在试图融入亚洲时面临不少障碍。澳大利亚外长埃文斯在论述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时说:“澳大利亚与东南亚邻居在达成充分妥协上存在着困难,这既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因为它对我们的认识。”[69]东盟国家就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是白人国家,不会一心一意转向亚太。一位印度尼西亚官员说:“澳大利亚能否成功地与亚洲成为一体,取决于一件事——亚洲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欢迎澳大利亚的意图,而澳大利亚在亚洲的被接受程度取决于其政府和人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亚洲文化和社会。”[70](P164)马来西亚所主张的东亚经济核心会议(EAEC)就明确地把美国和澳大利亚排除在外,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澳大利亚由于文化上属于欧洲,便感到有权告诉别国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它当然与我们这个集团格格不入。这就是我反对(它成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成员)的理由。”[71](P164)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第三,东盟各国对澳大利亚经济实力评价不高,与其合作的兴趣有限。对东盟而言,澳大利亚只是其较小的贸易伙伴,东盟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只占其外贸总额的2.2%。澳大利亚虽属发达国家,但其综合国力在西方只是二流国家,在亚太地区也不占主导地位,澳大利亚经济结构尚未根本变革,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例仍不及初级产品。澳大利亚国内工资成本高,人均实际生产不到韩国、台湾的一半。李光耀的一席话颇能代表许多亚太国家对澳大利亚的态度:“如果说日本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在惊涛骇浪里搏击了几十年的话,澳大利亚刚刚从游泳池游入大海。澳要赶上我们的制造业水平,尚需艰苦努力。现在是澳大利亚更需要东盟,而不是东盟更需要澳大利亚。”[72]
上一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审美意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