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息社会的硬件基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2013-07-07 01:44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信息社会的硬件基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信息社会的硬件基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网络

 信息社会的硬件基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网络通讯的现代化是以“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的建立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一名本身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汽车运载货物一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车子要能够多装载;其二,要为车子的快跑提供优良的运输通道。信息传播也需要有媒介载体,并且还需要有能够让信息尽量流动快的信道。“信息高速公路”是以光纤通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多媒体设施等为基础,构成高速传输多媒体信息干道网络,即通过光缆将通讯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联接、扩展、延伸,使之遍布全国,同时通过数字压缩技术、编码技术,大大提高光缆的传输能力,即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加密、解密等技术,通过电话、电视、电脑、多媒体等传输和显示装置,将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高密度信息,以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高精度传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医院、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办公室和每一个实验室,提供多媒体服务,从而大大地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并且还能参与天下之事。如果要给“信息高速公路”下一个定义,信息高速公路便是具有交互式方式的特点、传递多媒体信息的千兆比特高速数据网。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国家及社会发展重要战略设施建立的是美国。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则是兴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这一设想之时,尚在担任美国国会参议员。有意思的是,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就是阿尔•戈尔的父亲、时任美国田纳西州参议员的阿尔伯特•戈尔于1955年在美国国会提出来的。 克林顿在1992年秋竞选总统候选人时,也提出了要发展电子产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使各种数据信息可以快速传递,数百万美国家庭可以将自己家里的小电视变成巨大的月亮公园的设想。这一设想在他担任美国总统以后、在副总统戈尔的协助下得以实施。1993年2月,上任伊始的克林顿和戈尔一起访问硅谷一家技术公司时强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是新政府的技术政策中心。1993年9月,作为副总统的戈尔正式宣布了实施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行动计划”。这是一项号称要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的计划。其中心内容包括:1.铺设覆盖全美国的光纤网络;2.以光纤网络连接现有的通讯系统、电脑数据库、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3.在光纤网络上实现语音、图像、文字的传输,以提供多媒体服务。同年,美国政府在9月出版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行动议事日程中,确认了信息社会的重要性。1994年1月,克林顿总统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在国情咨文中重申要在2007年以前,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并认为该计划与肯尼迪时期的国家航天计划同样重要。副总统戈尔也进一步倡导建立全球信息网络,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雏形,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一项重要措施。1994年1月6日,美国商务部长宣布成立以他自己为首的27人咨询委员会,接着在1月11日于洛杉矶举行的有通讯业和娱乐业1600多名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说明了政府一系列的立法方针,并提出了实施这一计划的五项原则:1.鼓励私营企业部门积极参加;2.促进和保护通讯中的竞争;3.防止出现信息“贫富”不等的社会;4.提供公开的、无歧视性的获得信息的机会;5.提供全民服务。据当时预测,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美国的生产率提高20~40%,10年内可以累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35000亿美元〔38〕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布《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对卫星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做新的考察。报告指出,因特网上的通信量已达到每一百天翻一番,到2002年,企业之间因特网商务的数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1994年与因特网相联的用户人数仅为300万,到1997年底,上网人数大约达到一亿人;美国和加拿大有100万人在网上购物,到1998年则迅速增加到470万人。倘若没有信息技术,1997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会达到3.1%,比实际数字2%高出一个百分点。华盛顿的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主席雷特•道森指出:“信息技术无疑正在带动美国经济——其程度超过了人们先前的估计。”〔39〕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时美国的经济正处于衰退状况,克林顿总统想以此开头,带动整个经济复苏;同时,美国在技术上也具备了这种条件。可以说,“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政府将现已存在的多媒体通讯技术设施列入国家信息资源规划建设中。事实上,在当时,全美“信息高速公路”不少部分已经建成或者初步建成。因而信息业首脑们就曾经聚首华盛顿,探讨有关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可能性和前景。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跨行业的企业相互兼并、结盟和合作的旋风,形成了为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大投资热潮。在美国,过去一直认为,石油、钢铁、汽车等大财团对美国的政策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现在,这种影响已经逐渐向信息产业倾斜。美国政府特别强调有关远程通讯、媒体所有权以及发行原则的解除管制问题。美国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确定之后,计划在未来的20年内共投资4000亿美元,其中美国政府只承担300亿美元,其余的由各企业承担。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企业投资的法规与措施。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通讯和信息市场中引入和进一步扩大竞争。并在1994年底之前通过立法,确保增加竞争并保证全面开放通讯市场,特别是那些被垄断性公司控制的有线电视和市内电话市场。这些立法明显地促进了民间企业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此外是修改税收政策,对民间企业在兴建新兴产业方面投资实行水手优惠的法律。这些法律都有助于民间企业对“信息高速公路”投资。 
    上一篇: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