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未来走向(3)

2013-07-09 01:11
导读:注释: [1](英)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M]. 韩敏中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 [2](英) M. Arnold,Potery and Prose,London:Ruppert Hart Daus,

 

注释:
[1](英)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M]. 韩敏中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
[2](英) M. Arnold,Potery and Prose,London:Ruppert Hart Daus,1954.
[3](英)安德林.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5][38][39]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 洪佩郁、蔺月峰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6] 吴士余. 大众文化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 ,2001.
[7] (美)D. Macdonald,A theory of mass culture, in Mass Culture , edited by B. Rosenberg and d. M. White, New York .
[8](美)詹姆逊. 马克思与形式[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
[9]参见(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9.
[10](英)约翰•斯道雷.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1]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12][41]徐贲. 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13][14]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大出版社, 1992.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英)伊格尔顿.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 王逢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美)邓肯•米切尔. 新社会学词典[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18](美)纳思•瓦尔马. 现代化问题探索[M].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3.
[19]日本社会学学会编. 现代社会学入门[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0][21] [51](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三联书店, 1989.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论[M]. 奚洁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23][25] (英)汤林森. 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4](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M]. 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26]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和文化论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7](英)沃尔斯托. 艺术与宗教[M].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
[28]蒙田. 蒙田随笔[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
[29](英)蔼理斯. 生命之舞[M]. 北京:三联书店, 1989.
[30]陈筠泉、刘奔. 哲学与文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1][34](英)阿兰•斯威伍德. 大众文化的神话[M]. 冯建三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3.
[32]Hauser, A., The Sociology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33]邓正来. 国家与社会[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5] 阿多诺. 小伦理[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
[36]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Rosenberg, B. & White, D.M.(eds.), Mass Culture, New York: The Press of Glencoe, 1957.
[40]张汝伦. 论大众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3.
[42](美)马尔库塞等. 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 任立编译, 北京:商务印馆, 1982.
[43](美)马尔库塞. 文化的肯定性质[M]. 载现代美学新维度[C]. 董学文、荣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44]张炜. 与大学生的马拉松长谈[J]. 小说家. 1994, 3.
[45]王元化. 对当前文化问题的五点答问[J].探索与争鸣, 1994, 7.
[46]金元浦. 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7-25(4).
[47]潘知常.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8](美)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49]兰久富.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0](英)查尔斯•纽曼. 后现代气息[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
[52]许文郁.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批评.  甘肃社会科学[J].  1999,4.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上一篇:“三曹”生命意识与文学审美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