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对台湾经济援助的演变过程(2)

2013-07-28 01:21
导读:然而,美国政府虽然公开宣布从中国内战中脱身,但美国也并未完全放弃对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幻想。因此退守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虽未获得美国

然而,美国政府虽然公开宣布从中国内战中“脱身”,但美国也并未完全放弃对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幻想。因此退守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虽未获得美国新增的援助,那些已经生效的援助款项却未因为美国政策的改变而完全中止,这些款项直接给予了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
在内战期间,国民党全神贯注于反共内战,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的恢复,因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几年时间里,台湾的经济仍处于战争破坏状况,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当国民党逃逸到台湾时,将大量没有用完的美援资金及物资一起带到了台湾。而此时的台湾,岛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人民连基本生活都已无法保障。针对台湾当时的经济现状,同时为维持和巩固国民党集团在台湾的统治,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国民党当局才关注并逐渐致力于台湾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要恢复和发展经济,非靠外国资本的扶植和支持不可,对此,国民党当局自然将希望投向了一向对国民党“乐善好施”的美国。但是此时,在美国的全球政治地图上,美国的战略是“先欧后亚”,美国的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美国不打算向福摩萨(指台湾,引者注,下同)派遣战斗军队”和“提供援助”。[27]同时,国民党在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竞选下界总统的过程中曾扮演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角色,在美国总统竞选中,国民党将赌注压在了杜鲁门的对手、当时位高权重、极有希望当选的杜威身上,结果杜威意外落选,这件事在某种层面上造成了杜鲁门对国民党心理上的戒心和不满。因此,当国民党在台湾遇上经济上的严重困难时,美国并未表现出昔日的热情与责任,没有考虑马上给予台湾以经济上的资金援助。不过,国民党在台湾的经济困境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亚太政治局势的变化,台湾在美国政治版图上的地位很快就体现出来,美国的援助也很快就得到了恢复。

1.2 1950年—1953年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对美国而言,台湾的地缘政治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帮助台湾恢复战后日益混乱的经济,美国很快恢复了对台湾的经济援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对台湾而言,这场战争意味着一个难得的机遇,美国开始重新考虑台湾的战略地位。朝鲜战争的爆发之前,美国将“南朝鲜(和台湾)置于美国的战略防御线之外”[28],战争爆发后,“福摩萨在地理位置上和和战略上是这种沿海战略地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9],台湾成为了“美国战略基地线上的必要组成部分”[30]。台湾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台湾“对控制在东亚周边的军事活动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31]。只有有效控制了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群岛上的每一个战略要地,美国在东亚的包围圈才能真正做到滴水不漏,而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了。当战火在朝鲜燃起,特别是中国参战后,美国感觉到它卷入的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战争,如果此时台湾再爆发战事,它不仅将失去台湾这个可靠的后援基地,并且将面临在东亚两线作战的危险。也就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共产主义中国的政策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32]。美国认为:中国共产党很有可能乘机向台湾发起进攻,台湾在美国国家利益维护中的地位突显出来,而台湾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中最重要的则在于防止其“落如共产主义的手中”[33]。如果台湾落入与美国敌对的国家手中,等于在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群岛的沿海岛屿一线的正中心,存在一个明显的敌人。[34]更有甚者,如果苏联得以在台湾成功建设军事基地,就如同获得物美价廉的新舰队。[35],“会抵消或大大减弱美国在亚洲前线战场中部和南部侧翼的战略重要性”[36]。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台湾由“美国的政治负担变为政治资产”[37]。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当时冷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对于相对“边缘”的亚洲,美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投入的这些有限的精力又主要集中于朝鲜战争,无论如何美国都不希望包括台湾在内的任何一个东亚地区陷入战争或落入共产主义的手中。为防范于未然,美国迅速改变其对台政策,美国政府认为,“在远东,我们要维护我们在朝鲜的重要利益,……我们将继续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及经济援助”。[38]朝鲜爆发战事后,为使“该岛不致卷入战争并防止来自大陆的攻击”[39],美国迅速将台湾纳入东亚战略防御线,“构成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40]。同时美国决定恢复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对台湾实行扶植政策。在得到美国慷慨经济援助的同时,台湾也得到了美国大笔的军事援助,以保证台湾的“安全”免受共产主义的侵害。实际上美国国会对于台湾的战略地位早就有所察觉和考虑。1950年1月20日,朝鲜半岛局势紧张而战争尚未爆发的时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提出,从国会为“中国大区”批准的7500万美元援款中划出3000万,作为台湾的“应急储备金”。[41]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参战“大大改变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这一政策上的变化也为大多数的选民所接受”。[42]
二战对台湾经济的严重破坏还没有恢复,1949年又有60万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大批的家眷随之抵达台湾,加上大批避难者的逃亡,导致台湾的人口持续激增,从1945年的600万激增到1950年的755万人,猛增了大约150多万人口。战后台湾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950年和1951年初政府内部财政赤字大部分是靠黄金和外汇储备来清偿的,到1951年初黄金和外汇储备已经达到十分危险的最低水平。[43]。人口的猛增更使台湾经济雪上加霜,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如果没有美国的重要援助”,要养活如此巨大数目的人口,单靠生产的恢复和增长,“是不可能的”[44]。“如果没有三四年的外来援助,福摩萨的经济就无法维持。”[45]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主要集中于帮助台湾尽快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让台湾经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提高经济的自立能力。为了帮助台湾恢复遭到二战重创的基础设施,美国专门提供了1.898亿美元援助,用于发展电力、交通、港口、道路、电讯公用事业,这一资金数额占现金美援总数的49.7%,占台币经济建设基金的35.4%。美国方面的援助对台湾缓和通货膨胀、缩小国际收支逆差、建立公营基础工业、发展内向型轻纺工业等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46]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已经“少到屈指可数的程度了”[47],自1950年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援助蜂拥而上,仅援助恢复后的年半年时间,美国就向台湾当局提供了5500万美元的援助,[48]但这笔援助中大部分是军事援助,主要用以维护台湾的内部安全。1951年财政年度,美国给予的经济援助价值9803.4万美元,其中8417.4万美元用于“国民经济”,1232.3万美元用于“军事开支”,153.7万美元用于“技术援助”。1952年财政年度,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总数为8148.2万美元,其中用于民用和经济建设的为6687.3万美元,1326.9万美元用于军事项目,134万用于技术援助。1953财政年度,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总额为10550万美元,其中7390.9万美元用于“民用经济”,3014.7万美元用于军事项目,144.4万用于“技术援助”。[49]
上一篇:论美国对台湾提供经济援助的动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