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事实上,⑤、⑥中领有者和领有对象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要高于⑦、⑧中领有者和领有对象之间的联系程度。⑧的表达方式之所以不可取,原因就在于它试图缩小领有者和领有物概念结构之间固有的、相对较大的距离,从而破坏了句法距离象似原则。同样的道理,英语中限定性定语从句与被修饰的名词距离较近,不可以逗号分隔,属于同一个语调拱度,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与被修饰的名词距离较远,可以逗号分隔,属于不同的语调拱度。例如:
⑨1 wish to write an article that will attractpublic attention to this urgent situation(我想写一篇文章,以便引起公众对这一紧迫形势的关注)。
⑩The novel is well received by the readers,who appreciate its excellent language(这本小说语言很精彩,很受读者的欢迎)。
⑨中that引导的是限定性定语从句,是限定先行词an article本质特征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句与先行词概念之间关系较紧密,距离较近。相应地,在语言表达式上,先行词和that之间无逗号分隔。相反,⑩中who引导的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不是限定先行词the readers的身份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只对其作补充说明,阐述读者欢迎小说的原因,从句与先行词概念之间距离相对较远,所以先行词和who之间以逗号分隔,在语言形式上表明了这种概念上的距离。
距离象似原则在否定意义的句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⑾I don’t think John can do it bv himself.
⑿I think John cannot do it bv himself.
⒀Marry is not satisfied.
⒁Marry is dissatisfied.
⑿中否定词not比⑾中的not离can近,因此语气较强,否定的力度较大,讲话者对John无法独自完成某件工作的判断较为肯定。同样道理,⒁中否定的程度大于⒀,Marry在⒁句中要比在⒀句中更加不满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顺序象似原则,如上文“进房间”与“开门”的例子所述,指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对应于它们所表达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得有一位语文教师布置作文,要求学生谈自己的理想,其中一名女同学写道:“毕业之后,我要生一个漂亮的孩子,找一个爱我的丈夫”。老师看了之后批道:“请注意说话的顺序。”这位女生之所以犯错,就在于没有遵守句法顺序象似原则。因为一般情况应该是先找丈夫,再生孩子,所以女生的描述违反了人们所熟悉的事件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缺乏逻辑、不自然。
因为原因、条件总在结果之前,所以复合句中原因壮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总是位于主句之前。尽管英语常常将这一类从句置于主句之后,“但研究表明儿童习得英语初期确将从句置于主句前”[1]107。事实上,将这一类从句置于主句前时,说话人往往是为了强调这些成分,或认为这些成分表达的原因或条件对于听话人来说预测度较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知在语言表达中所起的作用,也证明语言并不直接表达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在客观世界与语言表达之间起中介的作用。
(3)数量象似原则,即重要的、量大的、对听话人来说难以预料的信息,其表达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也较复杂。例如:
⒂He is tall.
⒃He is very tall.
⒄He is very very tall.
显然,以上三句话都可用来说明同一个人的身高情况,但随着三句话长度的增加,它们所表达的信息量逐渐增多,说话者的情感也依次变得丰富和明确。⒂句几乎没有涉及说话者的态度,只是表明他的一种判断;在⒄句中,说话者惊叹、羡慕的心理感受已经表露无遗;⒃介于⒂、⒄之间,可以看出说话人的某种情感,但不像在⒄句中那样明显。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