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建议

2013-07-02 01:1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建议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调查显示:绥化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全面告捷,金融机构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相关政策跟进。

  基本情况

  绥化市现有森林面积522.3万亩,2001年下半年以来,本着“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确权到户充分调动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截止2010年末,绥化市累计完成明晰产权面积占集体林权面积的99.1%。发展林业经济效益显著,但一直以来林农主要收入还是依靠林业经济,破解资金瓶颈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针对林木资源盘活难的情况,2009年,人行绥化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北林区先行试点,引导北林区农村信用联社制定了《北林区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自开办以来已累计为204户林农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95万元,林农周转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林业生产的再投入有了保障,绝大部分贷款户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开始走上规模经营、高效经营之路。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林改政策措施不配套。绥化市属于农业大市,从调查情况看,林权改革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的还不到位,林权证发放不彻底,采伐处置难、生态公益补偿低等问题都影响了金融对林权改革的支持。虽然初步建立了林权抵押登记和价值评估体系,但由于林权抵押登记办理程序复杂、资产评估难、抵押贷款额度比例确定难等问题的客观存在,目前只有绥化市林业局能够对林木设立抵押登记和林木价值评估,辖内其它县(市)都无法办理。

  (二)没有建立森林保险制度,

  信贷风险较大。可用于抵押的林木多处于偏远的河堤、岗地等交通不便地方,保管防护不力,滥砍滥伐林木行为难以有效杜绝,抵押物价值缩水可能性较大。同时没有专业的农技人员进行维护,一旦病虫害爆发或发生森林火险等将造成林权的灭失,而目前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貌似没有利润的林业,加之林农的保险意识淡薄,造成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缺乏保障。

  (三)金融机构参与面还比较

  小,贷款期限不合理。由于林权抵押登记和价值评估体系的不健全,绥化市只有绥化市农村信用联社一家金融机构在北林区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其它金融机构都没有开展此项业务。

  贷款使用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如果用来种树,还没见到效益,就到了还款期限,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

  (四)金融服务质量需进一步加

  强。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实际开办中,涉及到林地的抵押评估,手续繁琐,特别是绥化市林地分布比较分散,现场评估费用较高,增加了林农的贷款成本。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执行市联社规定的统一利率,利率偏高,惠农作用体现不明显。

  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机制,规范林木林地产权流转,引导林农组建新型的林业经济实体,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产业集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一是积极推进林业评估中介机构建设。可从现有的林业部门内部建立具有专业性的林业资源资产中介评估机构,也可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部专业评估公司,弥补本地评估力量不足,并通过竞争,提高本地评估中介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林业要素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对依法流转的林地、林木等生产要素实行挂牌交易。

  (二)加大林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力度。一是在已经完成主体改革的地方,调整和完善采伐管理、减轻税费、生态补偿等政策,建立健全评估流转、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专业合作等制度,巩固扩大成果,真正建立起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二是积极探索森林保险业务,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向保险机构展示林业保险中隐藏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农业保险经营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调动其经营积极性,促使其积极探索森林保险业务,形成“金融产品+保险产品”配套开展的模式,以降低和分散信贷风险,解除林农、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后顾之忧,保证林权抵押贷款的健康开展。

  (三)创新贷款方式,为林业提

  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强与林业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快林权贷款信贷产品创新步伐,及时满足林农生产资金需求。一是适应林业生产周期,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贷前审核,结合林农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抵押林木的生长情况等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贷款期限,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对于信用记录良好、资金实力雄厚并且抵押林木经济效益前景看好的贷款申请,可适当放宽贷款期限为5-10年;二是降低林农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增强贷款定价能力,对贷款实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合理定价,科学调整贷款利率优惠水平,降低林农负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绥化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巴基斯坦金融抑制与改革发展——以商业银行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