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路径(2)

2013-07-09 01:11
导读: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一)加强经济建设 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经济状况决定货币政策,而货币通过自身作用的发挥,又能反过来影响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一)加强经济建设

  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经济状况决定货币政策,而货币通过自身作用的发挥,又能反过来影响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只有经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了,国家实力增强了,人民币才能实现“走出去”,才能够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因此,加强经济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工作。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人民币将更多的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更容易受到国际“热钱”的冲击,因此,金融改革并不仅仅意味着放宽货币管制政策,同是地意味着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避免人民币因为受到国际货币市场的波动。

  纵观世界历史,韩国、日本等国的货币国际化,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的、阶段性放宽的过程,期间均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时间。可见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是稳健的、逐步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深入,松紧结合、发展有序。

  (三)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范围

  蒙代尔认为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就越强。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也日益扩大,目前,中央银行已与1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了边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另外,还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将人民币作为一般贸易支付货币,至2011年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跨境贸易结算,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投资功能也在迅速成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然而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同时对于货币国际化这一艰巨的工作,我们仍然缺乏经验,因此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逐步实施货币国际化,依笔者看来,人民币的国际支付结算路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范围上从局部走向全球,这就需要在中国的周边区域推广人民币,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有着较多的经贸往来的国家,如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进行重点推广,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较多,同时对于中国的产品有着较高的依存度,通过对这些贸易伙伴推广人民币结算支付,逐步积累经验,掌握货币国际化的尺度与方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货币之一,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按货币职能以先后次序渐进式推近。比如,首先使人民币承担国际贸易的计价与结算职能,再让人民币具备国际投资的职能,最后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经过这些阶段,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完整的名符其实的国际货币或全球货币。

  (四)逐步增加在国际上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

  通过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各类金融产品,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版在中国上市,能够帮助人民币更加平稳顺利的溶入全球金融市场,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将国家经济实力投射至国际金融市场中去。中国政府已经于2009年9月28日开始在香港首次向海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60亿元人民币,此外,世界银行2011年1月在中国香港发行首只人民币债券,这正是强势人民币主权信用的充分体现,也将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五、结语

  当前,人民币仍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一些货币国际化所需的条件仍未完全具备,如本国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完善等,这些条件的具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主动规划、稳步前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沐.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利弊权衡[N].国际财经时报,2009,(3):2-11.

  [2]童年成.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J].中国流通经济,2007,(12):22-138.

  [3]鲁政委.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潮流与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9,(10):19-115.

上一篇: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回归本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