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贵州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7-06 01:1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贵州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农

  摘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能力”。因此,“贵州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这一课题的研究本身对于破局贵州“三农”发展的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通过对贵州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当前贵州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

  贵州省已基本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邮政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黔分支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毕节发展村镇银行、龙里国丰村镇银行和花溪建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均开展“三农”贷款业务。但是,涉农贷款、农户贷款所占比重偏低;“三农对公”贷款多,“三农个人”贷款少。

  虽然对涉农贷款的各家统计口径可能有细小差异,但是可以证明以上结论。贵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涉农贷款比重为73.7%,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占新增涉农贷款总额的59.3%;花溪农村合作银行的涉农贷款比重为40.6%;农业银行贵州分行的为58.5%;龙里国丰村镇银行的为30.43%;小额贷款公司平均为20%。

  (二)农户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困难

  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贵州“三农”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这使得全省有492万农户获得了信贷支持,农户贷款面达到65%以上,覆盖面在西部地区列居高位。但是,仍有相当数量农户还没有从贵州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且得到的贷款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日益增强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贵州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比重偏小,一部分农民仍然寻求通过非正规金融组织获得资金的融通。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困境和问题

  近年来,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们为贵州“三农”提供的资金支持还比较有限,涉农贷款比例较低。特别是它们都没有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在“三农”贷款中也主要是集中于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二是贵州村镇银行发展主要面临资金来源困难、结算汇路不通、运营系统性风险较大、社会信任度较低以及经营成本高的问题。三是贵州小额贷款公司总体素质不高,资金实力不强,经营管理运作尚不娴熟,投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发展远景不明朗,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股东的投资积极性,融资渠道不畅,税赋压力大,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后劲不足,经营欠规范,监管难到位,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四)小额信用贷款不适应农户需求

  目前仅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融通需求。另一方面,现行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存在授信额度偏小(一般不超过3万)、贷款期限偏短(一般为半年至一年)、手续较为繁琐(实际上需要一到两周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五)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当前贵州农业保险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省有分支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二是农业保险的高保险费率和高赔付率造成了农民不愿投保、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增高、保险费率难以下降的恶性循环状态,农业保险亏损巨大。三是贵州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急需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但是发展农业保险也面临着展业难、理赔难以及缺乏资金后盾等问题。

  二、当前贵州农村金融服务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贵州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原因分析

  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贵州农户在家庭收支方面,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生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刚性较大的特点;其次,贵州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主要是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具有市场面广、分散、额度小、总量大,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趋势以及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贷款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征依然明显。这势必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要相应地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二)贵州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方面原因分析

  贵州各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中所存在问题:第一,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长期经济效益不佳,县级以下网点不健全,其商业性支农贷款面向农户极其有限;第二,邮政储蓄银行贵州分行初涉贷款业务,“存多贷少”,导致部分农村资金外流;第三,农业银行贵州分行的供给目标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高端客户”;第四,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是贵州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其信贷资金投向存在着“不弃农难跟商”和“不舍小难旁大”的矛盾;第五,村镇银行处于探索阶段,资金来源不足,出于营利目的和生存需要,所能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总量有限;第六,小额贷款公司处于试点阶段,资金来源不足,其所提供涉农贷款服务有限;第七,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单一,政府补贴资金有限,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仍在摸索,保费费率超出农民预期,承保率不高,没有解决涉农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总体来说,贵州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主要是由于各农村金融机构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资金回收快、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上,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予关注,这使得农村资金往往大量流向非“三农”领域,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三)贵州农村金融服务外部环境原因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影响贵州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原因进行分析。

  1.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环境不完善主要是支持和保护农业投资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缺乏专门法律规范,农业保险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权利”缺乏相关法律要求以及民间融资缺乏相关法律规范。

上一篇:现代金融资本的循环与积累浅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