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或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的速度与水平。首先介绍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立足本省实际,提出了当前优化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途径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所谓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是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健康的外部环境。具体内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宏观层面的金融生态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它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微观层面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社会诚信状况、行政管理体制、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二、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1.经济发展形势严峻
经济发展与金融联系紧密、二者相互融合、互相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和有效的经济结构,决定了金融运行的效率与质量。
2010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实现了12.6%的增长速度,总量达10235.0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进出口贸易额也增长了57.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十一五”时期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但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区域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变化,各地发展势头迅猛,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将面临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些部门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情况。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因经济回暖而得到有效解决,加快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
2.法制环境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乏力。缺少保证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具体法律、法规措施,一些法律条款存在过时和约束力不强等问题,缺乏对债权人的合法保护。
(2)金融执法效率低,金融执法环境不佳。与立法相比,公正执法对于法律环境往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省目前金融执法率偏低,据统计,黑龙江省金融机构胜诉案得到有效执行的仅占10%。胜诉案件往往难以执行。金融债权诉讼收费的环节多而且费率高,将近占到诉讼标的金额的10%至20%。
3.社会信用环境尚需改善
(1)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还得不到有效的归集和评估。
(2)黑龙江省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绝对数额依然较大、清收困难。虽然经过国家几次剥离,但不良贷款仍在高位运行。这些不良贷款如果得不到化解,仍将严重影响到各商业银行总行对黑龙江省相关项目的信贷审批,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深入发展。
4.金融业发展水平滞后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业稳步健康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