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的分析与研究网(6)
2013-08-28 01:24
导读: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在商务 体系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一般包括商务信息、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个阶段,表现为信
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在商务体系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一般包括商务信息、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个阶段,表现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银行能够在网上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纽带的作用。因此,信息化时代我国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有网络银行作为支撑,这就为我国发展网络银行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条件。
十、我国网络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
在近几年中,大力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界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其快速成长的同时,我国网络银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1、技术风险
(1)安全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密性问题。这是网络银行首要面临的问题。它包括怎样确认身份和怎样确保帐户及资料在保存中不被窃取或更改;其二,网上诈骗。它包括操纵、知情人交易、无照经纪人、顾问活动、欺骗或不正当销售活动、误导进行高科技投资等10余种互联网络诈骗;其三,病毒。计算机病毒对银行电脑系统形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计算机病毒多达2万多种;其四,电脑黑客。电脑黑客也是网络银行的一大危害,据不完全,全球的黑客入侵事件有40%是针对金融系统的,而在我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黄正新,2001),所以这对金融安全的潜在风险是极大的;其五,信息污染。大量无序信息和网络垃圾占据了很多宝贵的网络资源,加重了互联网的负担,影响了网络银行发送和接受信息的效率,导致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其六,系统故障。基于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网络银行间的电子货币交易是跨国性的,故障将会影响到全球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因而风险具有连锁性和波及性的特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技术选择风险。信息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有可能使网络银行面临技术选择风险。一旦网络银行的创立者在面临多种技术选择时,做出错误判断而选择了一种最终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则可能使其所经营的网络银行处于技术陈旧、网络过时的竞争劣势。网络银行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将使网络银行面临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2、金融业务风险
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信誉风险、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简之,凌滔,2000),和传统银行业务在网上运行而形成新的风险(刘国仆,2002),下边一一分析:
(1)信誉风险,是指网络银行无法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不能建立自身的良好银行信誉,从而无法从事银行业务。其可能来源有:网络银行提供的虚拟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公众所预期的水平,且在上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曾经遭受破坏;银行内部职员的渎职、错误和外部人员的欺诈、攻击;其他网络银行在提供电子货币或其他虚拟金融服务上的失败。信誉风险不仅仅针对一家网络银行而言,有可能是对整个网络银行。
(2)法律风险。由于我国针对网上交易的权利与义务的法规大都不完善、不健全,金融电子化促使金融交易采用无纸化的电子进行,由于互联网上的金融业没有时空、地域上的限制,电子合同难以确定合同的签订地和履行地,从而难以确定电子合同的管辖权,因而利用网络签订的经济合同存在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3)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所带来的风险。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的差别确认、违约责任的追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信用风险远较传统银行业务中发生的概率大。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利率风险,是指网络银行因利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提供电子货币的网络银行因为利率的不利变动,其资产相对于负债可能会发生贬值,网络银行因此将承担相当高的利率风险。
(5)汇率风险,是指网络银行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网络银行交易的全天候、无边界特性,有可能使其经营者更倾向于从事跨国界交易和国际金融业务,当外汇汇率变动时,可能使其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出现亏损,从而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
(6)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网络银行在金融产品定位、设计、中,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从而带来网络银行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困难,这也是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之一。
(7)传统银行业务在网上运行而形成新的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其一,资本风险更加突出,由于我国采取网络银行依托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网络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资本金,而传统商业银行也面临准备金不足的问题,因而资本风险加大;其二,流动性风险加大,网络条件下搞帐外经营、违规拆借更加便利,而且更有隐蔽性。
3、风险
(1)网络银行管理层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风险。由于网络银行往往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这使网络银行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中,因而与哪一家公司合作,采用哪一家的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将成为潜在的管理风险。
(2)网络银行内部职员的欺诈行为风险。网络银行也会因为内部职员的欺诈行为而承担操作风险,银行内部职员利用客户帐户进行风险投资,或者直接窃取电子货币牟取利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十一、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和控制的方法与对策
1、从网络技术安全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在充分分析网络银行脆弱性的基础上,对网络系统进行事前防护。主要通过采取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打基础和构筑防火墙、安全接中口、数字签名等高新技术的拓展来实现。
(2)加快发展网络加密技术。我国应尽快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
(3)发展数据库技术,建立大型的网络银行数据库。①从社会化思路考虑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分析,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科学管理;2下同银行之间实行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不良借款人预警名单系统;③对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控制关系、业务控制关系、人事关联关系的企业集团,通过数据库归类整理、分析、统计,实行统一授信监控。
(4)加速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金融工程是运用各种有关理论和知识,设计和开发金融新工具,以期在一定的风险度内获得最佳收益(叶永刚,2000)。我国应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成熟理论,如马柯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布莱克本和斯科尔斯的期权价格理论,并以
系统工程理论为,大量运用数理统计、运筹、仿真模拟技术和自动化网络技术,创造、开发各种新的组合金融工具,使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得以加强(刘国仆,2002) 。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
提高中央银行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与控制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评估和监管网络银行对国家金融和金融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根据网络银行风险形成的影响,确定对各种虚拟金融产品的监管内容和总则。
(2)对网络银行安全风险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对产生安全风险的各种和技术的监管,特别是系统安全的监管,诸如Y2 K等牵涉全行业的问题。
(3)跟踪国外先进的发展趋势,为整个行业的技术选择提供分析、咨询和指导。避免整个网络银行界出现技术选择风险。
(4)通过对网络银行经营的审查和稽核,及时发现和防范在经营中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5)对各网络银行间的电子货币往来进行监控,减少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加快监管法律、
规章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网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