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比较分析

2013-11-24 01:4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比较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中国人民于2002年5月15日发布了《商业银


  摘要:中国人民于2002年5月15日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对于风险信息披露作了专门的规定,标志着商业银行风险信息将正式对外公开并规范地披露。2003年是此《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各国有商业银行的执行情况如何,《办法》中对于风险披露的规定又有哪些不足,本文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说明。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风险 信息披露 中国 比较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分析

  
  由于和体制的原因.我国政府更看重银行业的稳定性,因而对于银行风险的信息披露一直比较慎重、敏感,相应的规范化制度与规则基本上是空白。在国际影响与改革的推动下,近两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主要依据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上市银行,则还要遵循中国证监会特别制定的《公开发行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下面主要从《办法》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分析。
  1.信用风险。中央银行可能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贷款比例偏高,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因而在信用风险信息披露方面显得较为重视,列出了9项披露要求,较为全面。但是内容上比较笼统、不够具体,比如“信用风险集中程度”应该说明包括客户集中性风险,行业区域集中性风险等,但从实际披露情况看,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未披露客户集中性风险,而这在信贷质量信息披露中是较重要的信息。另外,与《规则》相比,《办法》中没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制度及目前准备金水平”的规定,缺少了信用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的信息披露。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流动性风险。由于上市银行需要考虑在资本上筹集所需的资金,因而上市银行更注重流动性风险的信息披露。如果流动性不足.就会因存款人的利益失去保障而导致存款的流失.银行的筹资市场将会缩小或者说筹资困难。有关流动性风险,《规则》中列出了9项应披露的内容,较为全面。但是对资本充足性的信息披露不如《办法》中的要求高。《办法》第16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资本充足情况,包括风险资产总额、资本净额的数量结构、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等。
  3.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利率和汇率的确定还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还很严格。因此,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还比较小。《办法》与《规则》的要求基本相同,《规则》还要求对利率风险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
  4.操作风险。与《规则》相比,《办法》要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人员、技术、系统等原因,但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因此,内部控制体系是风险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险信息的披露应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加以说明。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比较分析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截至2003年12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公布其2002年年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年报均已公开披露,而且都对风险信息进行了披露。下面通过对这四家银行的横向、纵向比较来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状况。
  1.2002年年报中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的比较。《办法》规定5类风险披露的内容总共是20项,四家银行中两家披露了10项内容,另外两家披露了8项内容,不到应披露信息量的一半。从总体上看,披露的信息量偏少。对于各项不同的风险,各家银行披露的质量也不同。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办法》要求披露但各银行未披露的信息关于信用风险信息的披露,四家银行都未披露贷款重组、资产收益率等。贷款重组对于银行而言一般都有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如果银行有重组行为,则应当进行披露。收益水平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银行信用水平和所获得收益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解,进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银行的经营能力。关于“产生信用风险的业务活动”,除了中国建设银行外其他几家都未披露。银行若能指明信用风险在哪些业务活动中产生,则可以使监督部门了解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以及产生信用风险的银行经营活动。此外,四家银行都未披露“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及“汇率、利率的变化对银行盈利能力和状况的影响”等这些重要的信息。
  (2)披露的各项风险信息中,各银行披露的质量也不一样。例如,虽然四家银行都披露了“信用风险分布情况”,但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只披露了行业分布情况,没有披露区域分布情况,而另外两家则都披露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披露的“反映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仅有余额贷存比率和流动性比率两个指标,披露的内容比较少,反映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如备付金比率、资本充足率、中长期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比率等都是很重要的衡量流动性和清偿能力的指标。操作风险中四家银行都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披露,但均只对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对完整性、合理性都没有加以分析。另外,对于各项风险信息的披露,四家银行里仅中国银行是按境内外或者本外币分开披露的。
上一篇:浅谈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