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资本的基本框架。
资本管理必须实现银行各利益关联方(监管当局监管、法规规定股东实际资本最低限制、内部资本营运目标、风险管理)的协调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这个目标在短期表现为创造资本收益,长期看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资本回报,使股权价值的增值或银行市值的持续稳定上涨。
资本管理是一套比较复杂且严密的体系,围绕着最终的目标,必须制定一系列中介目标,对银行的各层次经营与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资本的约束商业银行就要积极主动调整业务增长和盈利经营模式,为实现经营理念和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就要立足现代业的本质。Zaik(1996),James(1996)和Matten(2000)先后提出了经济资本管理的三个主要的内容,它们是经济资本的计量、经济资本配置和基于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至上而下的方式来评价银行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通过收益波动的方法,用风险盈利来进行经济资本的计量。这是由以及银行在市场上开展的经营活动决定的。
第二,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集中性风险等银行主要的风险类型风险计量的基础上,由下而上来确定经济资本计量,这种方式与自上而下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形成一种补充。
第三,以经济资本配置为基础,建立起以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个指标体系,以EVA、RAROC为核心,构成了银行EVA管理模式。
三、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部分管理领先的银行已经开始注重将管理手段与国际接轨,并已初见成效。如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从1999年开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和EVA考核,2002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到目前为止,该行通过经济资本EVA和KPI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对资源优化配置、总行战略传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从2005年开始计量经济资本,并在2006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手段,三个统一”的经济资本管理新思路。中国银行在2004年和2005年在对境内分行实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基础上,2006年又进一步自行设计并开发了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境内分行经济资本指标表现的监测、分析与考核。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自2005年引入经济资本和资本回报要求的概念,并在对分支机构的考核和收入分配过程中开始采用经济利润,2006年该行全面。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对经营单位下达经济资本年度增量计划,同时取消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以风险为本的新层次。
(二)引入经济资本,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意图对所面临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但却难以确保在集团层面或业务单元层面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稳健、安全的经营是计算经济资本需求最显著的动因。花旗商业银行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前几年,花旗商业银行一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先是花旗商业银行被迫为20世纪80年代对南美洲的贷款进行巨额的冲销,然后又在90年代遭受了美国住房贷款损失的巨大打击,集团的经营出现了问题。集团未能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测量无疑是一切损失的根源。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其经验教训,有计划,分层次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阶段,在银行信贷部门实施经济资本体系。通过将诸如市场风险、风险等因素加以量化,由此该行得以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提供高实际收益的领域,而不是那些只提供高的名义收益的领域上来,以此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阶段,在条件成熟后,将经济资本的概念向其他多元化业务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