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根据上述对多寡头古诺模型和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下两种竞争方式的比较分析,不难得出一种较优的市场进入策略:当参与竞争的寡头数量不多时,存在先发优势,积极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符合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当参与的寡头数目达到一定量时,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下的跟随者能够获得相对大的利润。根据这一结论,可以分析得出中国商业目前积极求索企业并购业务的原因所在。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开展企业并购业务的情况看,个别几家银行已占得先机.但是寡头数量远未达到临界点。在这样一个新业务领域采取积极介入的市场进入策略,突出重围,成为领头企业,带给企业的利润和附加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因此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很早就涉足了企业并购业务.并取得了一定优势。领先企业为巩固其寡头垄断地位,努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主动争取客户,积极进行规划,在创出品牌之后努力扩大目标业务群体,从而提高业务量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及掌控先发优势.相对也就抑制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其他银行也看到了这种新业务的好处,积极寻求开拓。所以该业务的发展逐渐完善,整体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特别是2008年末《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指引》的正式出台,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更大程度上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为其深入开展企业并购业务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支持,愈加刺激了中国各商业银行在企业并购这一业务领域的竞争。
五、求索企业并购业务的路径选择及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企业并购业务这一新市场前景广阔,利润拓展空间大,且寡头数量少,所以各商业银行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是如何有效开展这项新业务.提高竞争力,最大幅度提升业务量则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开辟一项新的业务首先要完全理解这项业务的内在精髓,学习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一些大银行在企业并购业务方面的发展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也牢牢掌控了全球主要的业务市场。根据ZEPHYR2008年度并购报告显示,全球前20大并购顾问中银行占据了半壁江山。美国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在并购重组业务中的角色类似于拍摄中的导演,协调各方关系从而推动并购重组进程,其作用包括:制定企业并购战略,筛选并购目标或寻找战略者,参与交易谈判并向交易双方提出交易的价格、非价格条件的建议,协助企业完成并购后的整合,提供反并购帮助等等。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目前商业银行开展企业并购业务的路径选择可以有三:一是以债权银行的身份,从推动银行不良资产重组角度出发,主动帮助不良企业寻求新的重组机会;二是以中介顾问的身份,利购目标和制定并购方案,从而拓展企业规模;三是以顾问的身份,为客户设计并购融资方案,提供并购贷款.获取贷款收益。
风险控制始终是商业银行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积极求索企业并购业务的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忽视风险的控制问题。作为中间业务,尽管企业并购属于相对低风险高收益的一种,然而并购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得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并购顾问业务和并购贷款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并购业务时,要在满足市场需求和控制风险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在全面地认识和评估业务本身所存在的各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并购业务的总体关联风险,做好风险隔离。防止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向资产等业务领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