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工程研究及应用的展望与思考
(一)加强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工程学科
金融工程是西方国家金融领域最前沿、最尖端的科学。它革命性地改变着金融理论和实务,改变着整个资本和全球的金融状况。最近,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在《文明冲突》一书中提出了西方称霸全球的十四大战略要点,金融竞争力被列入前几条。有关资料表明,工程、生物工程和金融工程取代“两弹一星”成为各国高科技竞争的新战场,十多年来,西方大批“火箭科学家”向金融工程转移。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斯坦福等均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许多成立了金融工程部,同时,金融工程的学术研究迅速应用化,如纽约大学和华尔街的重要金融机构已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合作联系。我国金融工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领域的应用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能致力于金融工程学科研究和实践的高级人才更是奇缺。因此,我国有关专家呼吁,如果中国政府不注重金融工程学科的研究与扩展,中国金融业与世界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可喜的是,我国金融工程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金融、金融工程、金融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些高校及金融机构也有一批专家、学者正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加之,随着市场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及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为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等学校是研究金融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中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组合,有利于开展前沿性的、交叉性的新学科探索。例如,1997年获第29届诺贝尔奖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Merton和斯坦福大学教授MyronScholes,在期权定价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两人同已故的Black所做的给金融期权定价的工作,把处理风险从猜测变成了科学,而且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期权定价公式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股票市场的期权交易。之后,Morton又将Black—ScholesModel加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其他金融商品市场的期权交易,进而又延伸到、抵押、、贸易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上。因此,高等学校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优势互补,能使金融工程更快走向市场。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步伐,
逐步建立、健全金产价格形成的市场经济机制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使多数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彻底转变经营,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之我国价格的市场机制仍很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受干预、利率市场化进程举步缓慢、市场投机成分较浓、衍生金融工具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把“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作为“十五”期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同时会议还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银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这就预示着金融工程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即将有一个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和硬件支撑平台。
(三)努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中国的“金融工程师”
伴随着金融工程学科的产生,2O世纪8O年代伦敦的银行界一些富有远见的人开始以“金融工程师”作为其职业,他们对客户风险进行度量,并应用组合工具进行结构化管理,如今大量的金融工程师活跃在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和大型企业,为企业开展管理、投资和融资决策、风险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和技术方法。我国掌握金融工程技术的学者和金融从业人员不多,能应用金融工程创造性地为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解决新问题的人才则更少,因此,人才问题可以通过有条件的高校设立金融工程学专业来培养解决,也可以通过对各金融机构中现有的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处理金融问题经验的从业人员的培训来实现。总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期待中国“金融工程师”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