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利率化可能会引发间的激烈竞争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利率管制时.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基准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各个商业银行只能在规定的水平上做微小的调整使得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技术手段.服务质量、战略等非价格因素上,价格竞争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央银行将利率制定这一决策权交于银行.使得银行对价格的决定能力增强可能会出现谁贷款利率低谁吃亏。这样容易造成银行过度竞争中小金融机构出局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不利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建设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危机国家建设和稳定。
3.利率市场化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信用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后对信贷资金投向的大大放松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大量银行信贷资金会投向高回报和高收益的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而有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就有可能本着借款不还的思想利用银行获取高收益的高利率的贷款这就可能给银行带来更大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进一步增加。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风险更为突出也会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
4.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可能带来金融腐败。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贷款价格制定全归属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只有贷与不贷的权利。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不仅有贷与不贷的权利,还具备贷款价格制定权。两种权利归于一身,使得很多金融单位不严格按照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行合理定价.”人情利率“和”关系利率”就会出现人为降低贷款利率就可能在金融机构出现。这一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银行国有、主体单一,银行垄断地位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银行风险内控和利率定价经验还远远不足等原因。
二、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随着2006的临近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将更加迅速因此作为我国金融主体的商业银行.特别是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想出应对之策.才能在这场战争中立于不败之位。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成功的银行风险控制取决于政府、银行和企业三个因素。
1.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由于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在产权归属上三位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产权属性造成这三者的财产权利和财产责任界限模糊使得我国金融机构金融风险控制存在“软约束“形成企业与银行缺乏真正的风险防范抵御能力。因此改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的现代公司制银行是解决当前产权缺陷理顺产权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银行机制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机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经济实体使其在法规规定范围内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独立行使资本的运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才能使经营者真正关心银行的安全和效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