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积极推行商业经营观念的转变。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企业化改革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率化改革的实施国有银行要转变经营观念。
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体系,树立市场上资金价格主体的观念。在利率市场化以前,我国的利率受到了极为严格的管制,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家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发挥利率的能动作用。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调配更为灵活。因此作为理性经济人,应从和收入、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各个方面审时度势,进行分析,以决定风险和收益搭配最佳的利率水平。
其次,树立企业为主体的经营观念。利率市场化以后,企业,特别是很多效益好的企业他们的需求将下降,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酷的客户追逐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给自己重新定价,应以企业为中心,服务于企业。比如银行可以为其客户或者潜在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资金理财,以此来留住老客户并吸引新客户。
3.健全和完善我国,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机制,使其能有效地预测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并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映。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将面对的风险将主要为利率风险,这就要求银行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免于在这次利率大战中处于不利地位。科学准确的预测利率,是有效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以及其他银行风险的前提,这是国外其他已经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商业银行的经验。我国现有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还比较薄弱,各金融部门应该成立专门负责银行风险监管的部门,建立一套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风险管理监管体系,完善我国利率预测机制,才能更为有效地应对这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保护银行的地位。
4.加快业务拓展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我国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为存贷款,长期以来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由于利率市场化带来了银行业之间更为激烈的客户争夺战,再加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日益扩大,银行的经营空间将越来越小。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加快业务扩展创新,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如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来规避利率风险,同时还应该积极推行由分野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走全能化发展道路,这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策略之一。
5.最后,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严格完善的监督制度,使我国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能更为有效地管理我国的金融机构,使之真正的成为我国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成功的银行风险控制取决于政府和银行两个因素,因此政府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政府应当从外部加强对银行风险的监管,健全金融业的监管体系,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银行监管,评审银行风险,起到从外强迫银行重视风险防范的作用。只有政府与银行两方面同心协力,我们才能在这场利率市场化大战中打败强敌,取得胜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