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给公司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为视角,予以分析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一方面思考现时治理机制的合理性与改进空间,另一方面探讨公司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缺失的原因及改善的几点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的几大典型问题
关于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产生了双方的博弈,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如下几点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鼓励经营者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去,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监督违法违规行为。然而,在我国国企改革中,一股独大现象非常突出,普遍的现象就是国企领导由上级部门予以委派任命,基于这样一种被动的选择,受命人没有任何动机去努力经营企业,致使国企的效率一直受到人们的垢病,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丝毫没有体现出保护投资者的宗旨。
2.没有良好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利于培养成熟自律的企业家。现在许多国有企业“官本位”思想严重,企业领导们不是专心致力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是工心于如何讨上级领导的欢喜。
3.监事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缺位。虽然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中必须要设立监事会和职代会,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两者均处于弱势地位,监事会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职能,职代会因为无法独立获得活动经费,只能受制于管理层,不能很好地代表民意。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曾经让人们眼前一亮,但是结果却并不如意,现在在有些公司中独立董事只是一个装饰,更多的是公司希望聘用一些名气大的专家人士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无形中起到了广告作用。同时,许多独立董事也缺乏自律原则,并不能尽心尽责地履行职责。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关于内部控制缺失及改善的思考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经营效益和效率;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美国的安然、世通等著名国际公司丑闻大白于天下之际,美国国会迅速斥令相关部门研究内控方面的法规,终于诞生了著名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虽然这一法案有些条款存在争议,但就整体而言,这部法案的颁布极大地规范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了公司的整体价值,是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我国于2008年6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试图通过指引和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来杜绝企业的违规行为,以提高经营效益和改善财务状况。然而即便有了良好的开端,路途却是漫长的。
(一)现今我国内部控制缺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