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融体系资本配置功能理论综述(1)(2)
2015-07-02 01:51
导读:二、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功能:单一部门分析 (一)银行。银行在实现储蓄与投资第二次结合中的重要意义(Gurley and Shaw,1955;1956)可以说是一个特征化事实
二、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功能:单一部门分析
(一)银行。银行在实现储蓄与投资第二次结合中的重要意义(Gurley and Shaw,1955;1956)可以说是一个特征化事实,分析银行金融功能的早期文献也集中于储蓄动员方面。然而,有人也发现它的资本配置功能。Bagehot(1873),Hicks(1969),Greewood and Jovanovic(1990)等均认为银行的资本配置功能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Bagehot(1873)在总结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时颇为自豪地说到:英国金融中介调整速度较快,能将资本投向最有利可图的项目,并从无利的项目中撤退;这种功能,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Lance Davis and Robert Huttenback(1986)的比较分析发现,与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相比,英国金融中介更善于甄别有利可图的项目和厂商,并促进了英国19世纪的经济辉煌。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的资本配置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体现在功能主义的理论文献中。Slade (1991),Mertonand Bodie(1995,2000)认为,“便利资源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跨越时空的配置”或“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是银行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在Levine(1997)的经典归纳中,配置资本被看成是银行的五项基本职能之一。
至于银行优化配置资本机理,则见仁见智。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很早就意识到银行能有效甄别项目的“好”与“坏”。Vincent Carosso(1970)强调,储蓄者没有时间、能力和方法去获取、处理关于企业家能力及市场形势等相关信息;信息搜寻成本使它在投资机会面前望而却步,阻止了资本流向高价值的项目。于是,Diamond(1984);John Boyd and Edward Presccou(1986)把减少信息成本看成是银行的基本功能。而Boyd and Prescott(1986)把银行职责理解为筛选项目,即银行帮企业选择较好的项目。其具体机理则如Levine(1997)所言:相对单个储蓄者来说,银行在收集、处理信息方面的规模及专业优势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相关信息,资本配置因而得以改善。在古典交易成本模型基础上Gurley and Shaw(1960,1994)、Benston and Smith(1976)、Fama(1980)、Alan and Santomero(1998)、Stiglitz (1985)、Sliovin (1993)、Meroton and Bodie(1995)、Leland and Pyk(1977)等发展的信息模型则强调,银行在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有规模经济优势。Leland andPyle(1977)把银行看成是“信息共享联盟”,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优势使它可以低成本地搜寻和甄别“好”项目。与信息模型不同,Puri and Prescott(1986)另有见解,银行的贷款审查和监督功能可有效甄别劣质与优质项目。Diamond(1984)和Freixasand Rochet(1997)的研究表明,银行在监督和审计借款人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有比较优势,这种功能迫使经理人将信贷资本投向预期利润率较高的优质项目。 那么,什么是好项目呢?对创新理论有重大贡献的Schum—peter(1912)的技术进步观点认为,良好的银行通过甄别高技术项目并对此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进步。King and Levine(1993)也是技术主义者:银行能有效区分那些具有较新产品和工艺的企业,它能甄别最好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速度因良好的银行体系而加快。Diamond(1984)and Dybvig(1983)把好项目理解为高收益,银行的流动性能将个人小额剩余转化成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将非流动性资产变成流动性资金,然后集中投向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Diamond和Dybvig(1983)的DD模型及其扩展(Bencivenga and Smith,1991;Levine,1991)则动态视角从公司长期资本行为来区分项目之优劣,他们提供的模型表明,银行能为投资者解决因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消费冲击,并促进资本从短期项目流向长期项目。无独有偶,Greenwood和Smith(1997)的文献也证明,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够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并可优化资源配置。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体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Allen and Santomero(1997)和Schohens and Vensveen(1999)等学者发现,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主要业务。学者尤其是新金融发展理论家更加重视从风险管理方面来分析银行资本配置功能。米尼克(中译本,1997)把银行主要功能定位于信用风险管理。Santomero(1984)研究发现,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有比较优势。具体看,银行的优势在于将风险打包或拆分,且以最低成本分散风险Merton (1989)或风险转移(Allen and Santomero,1998)。风险主义的理论推导自然是,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信贷资金流向信用风险较低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