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下)(7)
2017-08-27 02:59
导读:以往的经验已经证实用银行注资清欠的办法不能解决题目,反倒会前清后欠,越欠越多。同时,由银行出面注进资金同一清欠的作法还是属于一种”一刀切
以往的经验已经证实用银行注资清欠的办法不能解决题目,反倒会前清后欠,越欠越多。同时,由银行出面注进资金同一清欠的作法还是属于一种”一刀切“的计划经济作法,而不能使市场的优越劣汰选择机制发挥作用。企业与企业是不同的;不同企业欠下的债务的性质与质量从而其债务的”市场价值“也是不同的;有的企业产品有销路,经营状况也好,一时由于其他企业拖欠而欠下债务,从长远看是能够还上的,因而其市场价值就高些;而有的企业属于该破产、被淘汰之列,所欠债务本身就属于不良债务,不值什么钱,银行帮它还债,实际是高估了其价值,使它占了好企业的便宜,并助长了不良企业靠在国家与好企业身上而不思进取的恶习,因此,属?quot;劣币驱逐良币”的作法。在向市场机制过度过程中,这种作法应尽量减少与避免。
企业间实行的所谓“磨债”,即多方债务人与债权人走到一起,将相互之间可以抵销的债务冲抵掉,这种办法当然有助于削减一部分债务,但也有其局限性,难以普遍实行。这是由于第一,根据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由于企业债务?quot;源头“是投资资金和终极需求增长速度下降,而在投资项目还未完成投产之前,债务链不会是”闭路“的,大量债务无法通过企业磨债加以处理(无论是银行组织还是企业自己进行)。第二,在”实物偿债“的场合,这显然受到实物交换本身的限制,受到实物的”通用性“的局限。假如是象能源、基本原材料这种通用性较强的部分欠债,情况会好些,但恰正是这些处在生产环节的最上游的部分企业被人欠最多(最下游的债务终极都会递推到这些最上游部分)。这些部分的债至少是无法用磨债的方法解决。
”三不原则“是在企业间拖欠题目发展到一定极限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较为严厉的措施,也是有利于打消人们无穷借债预期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事实上,1993年以来,出于宏观调控、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需要,中心货币当局自己一直在采取一种不妥协原则,即一直不搞”注资清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产业已经被巨额拖欠首先逼到了”极限“,到了再没有现金收进就难以为继(发不出工资)的地步。于是我们看到了煤炭、电力、冶金等”最上游“部分最先搞起了”三不主义“,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三不原则“自然是有效的。1995年上半年,在全国企业间债务继续增长15%左右的情况下,煤炭行业人欠款下降了16.2%;冶金行业下降8.3%。事实上,在各行各业,只要欠债总量增长到一定程度使企业难以为继下往,都会或多或少地采取”三不原则“,有的更严厉些,有的则采取”至少付50%现款“或至少还20%才发新货的办法,等等。对个别企业来说,实行三不原则的界限在于它是处在生产流程和债务链条的哪一环节上。上游企业人欠大于欠人,三不原则就可以较为严格,由于不必担心别人也对它实行三不原则;而对另一些处在”下游产业“的企业来说,实行”三不原则“就较为”心虚“,由于当它们对别人实行”三不原则“的时候,要面临别人也对它们实行同样的”三不“,结果可能使它们境况更加恶化。此外,假如企业一直采取严格的”三不原则“,还可能妨碍企业间公道的贸易信用关系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宏观角度看,当企业间债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往一段时间是靠着较高的债务增量来使经济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大家都真正实行”三不原则“可能导致交易量和增长率的猛然下降和失业率的猛然上升。由于前一阶段企业债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瓦解“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迫使中心货币当局在延长紧缩时间和紧缩力度上,不可避免地采取了”过猛“的方式(如1994年末以来的实际情况);当企业开始***采取”三不原则“,企业间债务停止增长的时候(D=0),假如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也就是说,使M有较多的增长),则经济的失业率将会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里的悖论在于:假如要求企业实行三不原则减少债务而无适当的货币扩张,失业率会猛升,而若同时采取增大货币供给的措施,又可能使企业因资金宽裕而放弃实行三不原则,使企业间债务又重新增长,对政府的”软约束预期“进步,经济再度进进过热状态。看来,采取怎样的一种有效政策组合,是解决企业间债务及其连带题目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