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元”,走向金融全球化(4)
2017-09-01 06:13
导读:(1) 由于不是市场决定的汇率所以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2) 货币管制要求政府介入,难免出现腐败和严重的金融寻租现象, (3) 缺乏国际竞争,不利于金
(1) 由于不是市场决定的汇率所以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2) 货币管制要求政府介入,难免出现腐败和严重的金融寻租现象,
(3) 缺乏国际竞争,不利于金融业的。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制度的替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许多国家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例如,巴西、哥伦比亚、韩国、俄罗斯、泰国等,他们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采取浮动汇率体制。只有波兰、以色列、智利、新加坡等国成功地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
实行浮动汇率的优点:
(1) 浮动汇率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 可以帮助平滑外部的冲击;
(3) 浮动汇率由市场决定,减少了政府干预,增加汇率决策机制的透明度;
(4) 不需要维持大量外汇储备;
(5) 提供了对冲激励,有利于防范汇率波动。
但是,浮动汇率的缺点亦非常显著:
(1) 在浮动汇率体制下,如果汇率剧烈波动,将由于缺乏稳定性而不利于投资和贸易,对发展造成负面;
(2) 有可能投机套利;
(3) 在金融形势不好的时候,各国可能竞相贬值,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4) 浮动汇率制度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倾向。
III. 金融危机的教训
3.1 金融危机
90年代以来,爆发了46次金融危机,金融风暴的频率越来越高,其破坏力越来越大。经济学界对于金融危机的也就日趋深入。金融危机理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以Krugman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货币危机来源于国内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个国家试图通过发行货币来为财政赤字筹资,那么国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出口产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为了维持出口,货币必然贬值,和固定汇率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者会判断该国货币即将贬值,从而发动攻击。当金融投机集团大肆抛出本币之机,该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只好动用外汇储备来打一场几乎是毫无希望的汇率保卫战。最终耗尽了外汇储备之后,汇率体制全线崩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第二,Obstfeld等经济学家认为,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只要政府持续追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能触发金融危机。如果政府有大量以本币标定的债务,政府可能会通过货币贬值来消化债务。投机者预测到贬值的动向后发起攻击,使得货币危机提前到来。危机通常发生在金融体制存在着的国家,例如,外汇储备不足,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政府对汇率体系干预不当等等。在金融体制脆弱的国家,金融危机迟早要光临的,只不过由于外来的冲击而加剧。
第三,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McKinnon和Krugman等人了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的金融危机之后指出,金融上层建筑过度扩张会导致金融危机。金融上层建筑过度扩张包括有三种主要形式:(1)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或者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膨胀导致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崩溃将导致金融危机。[5](2)金融机构过度风险贷款,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当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就不得不放弃隐含的承诺和担保。使得金融机构再融资的能力丧失,迫使一些金融机构无法运转。(3)债务危机有可能动摇民众对于金融体制稳定的信心,从而导致金融危机。[6]
有些经济学家强调外部冲击,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民众的恐慌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确实,外来的冲击只有通过内部的放大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威胁,可是金融恐慌绝对不会凭空而降。泡沫经济崩溃,大量不良贷款以及难以缓解的债务危机都会破坏民众对金融体制的信心。对金融体系的信用的丧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恐慌是自我实现的。只要老百姓都认为金融系统要垮台,这个金融体系就一定垮。存款人的挤提将迫使金融机构提前清算未到期的长期资产,从而雪上加霜,蒙受资产损失。在封闭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最后贷款人”的功能来消除人们的恐慌。通过增发货币,把货币危机的成本转移给全体公民。但是,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开放经济中,增发货币只会导致通货膨胀,使得外来资金更快撤去,连带着本国资金大量外逃,加速危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