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财会管理的比较与启示(3)
2017-09-12 01:17
导读:1.改变财会职能。建立以“预测”、“决策”为主,以“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为辅,以跟踪监控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会计职能。其中,应主要突出
1.改变财会职能。建立以“预测”、“决策”为主,以“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为辅,以跟踪监控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会计职能。其中,应主要突出预测职能的地位,加强对市场环境、经营前景的预测,搞好财务收支预算;提高对财务收支、会计核算、支付结算等业务的跟踪监控能力。
2、改革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和运行程序。建议建立以行长为组长,以财会、计划、信贷、筹资、中介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会计领导小组。把现在的会计部门划分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分支。管理会计主要站在经营角度,从效益出发,通过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专门方法,对计划、信贷、筹资等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加以整理、分析,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财务计划,监督、控制各责任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并对其业绩进行考核评价;财务会计部门主要站在核算的角度,从日常业务出发,加强对存款、贷款、投资以及各项收入、支出的核算,参与资金营运,办理资金结算,并对账簿、凭证、报表进行编制、保存和管理。在程序方面,应重点改变自上而下行政下达的财务计划管理模式,突出上下参与、部门协作、董事会决策、共同编制执行的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管理会计部门可对各种信息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后,在向本级决策者提交建议的同时,把信息及时报送给上级管理会计部门。上级管理会计部门对全辖的信息整理审定后,把决策的方针下达给下级的管理会计部门,下级管理会计部门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落实。
3、建立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一是借助于电脑化和化,实行会计核算的集中化管理,建立“大会计”的核算模式,改变分散的会计核算方式。二是严格控制成本支出。首先,要迅速推行产品成本控制,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制定产品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重点开展贷款、存款、结算等主要业务和新兴业务的盈利能力分析,测算其存贷款成本率,以此确定有关业务的定价,同时进行全员
培训,使每一个业务经办人员都能正确测算经营产品的成本,明确自己经营产品的成本支出和收益情况,避免盲目经营开发,“算好了再花”,而不是“花了再算”,将金融产品成本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内。其次,实行“盈利先行”的成本核算,成本“一票否决”,对成本高于收入的金融产品严禁推出。再次,加强管理成本的控制,根据分部门核算的结果,对各部门的差旅、设备折旧、招待、通讯等业务管理费用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横向比较,建立费用开支和效益挂钩的机制,如工序成本管理办法等,对各部门的费用进行调控,提高费用使用效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建立新型的防范风险机制。根据银行面临国际大市场的新情况,重新分析各项业务的风险点,建立新型的防范风险机制。一是制定相互制约的
规章制度,设置相互制衡的部门机构,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财会检查队伍;二是利用电脑和网络加强对资金、财产收支部门、部位和机构的监控,如资金划拨的岗位和环节,设备器具物品的采购岗位和环节,现金出纳的岗位和环节,固定资产投资岗位,以及异常交易情况和环节的监控;三是实行招标管理和政府采购,增加经办事情的透明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对文具和宣传品的购置、印刷品的印制、汽车修理、会议费用、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等要强化财会监控职能,制定相互制约的制度,设置相互制衡的岗位,建立相互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并杜绝一切管钱管物部门的“暗箱操作”现象,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保障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