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2017-09-12 06:3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一、货币升值的
一、货币升值的背景 通过对放弃金本位制以来所实行的历次主要货币升值的考察,我们发现货币升值的主要目标是反通货膨胀,而且货币升值只是用于反对特定类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反对主要由于外国资本源源而来所引起的进口型通货膨胀的斗争手段。货币升值通过对物价上涨的抑制成为反通货膨胀的手段。货币升值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进口物价的下降,会带动国内物价的下降。尤其是进口原料的价格下降,因此利用这类原料制成的产品,其生产成本也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外币流入产生的过剩流动资产会流向海外。第三方面,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进而提高效率,这对抑制物价上涨也有好处。为了控制物价水平的上升,就有必要将资源向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的部门转移,由于平价升值后,进口商品变得便宜,就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的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货币升值使进口受到鼓励,出口减少,结果,本国市场上供给越来越多,本国商品和进口商品之间的竞争激烈,从而减轻了对物价的压力。 能够导致货币升值的情况有两类:行情性不平衡和结构性不平衡。前者是由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进口型通货膨胀和投机性资本流动造成的;后者是由于竞争力持续不断地相对提高造成的。如果生产率的提高不被物价上涨所抵消,强大的生产率就会通过实现盈余对国际收支产生。竞争力不断提高,给贸易伙伴造成了。高生产率国家的货币定值偏低,其他国家的货币的定值偏高,盈余不断积累,而且在贸易伙伴拒绝定期实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出口国不得不实行货币升值。德国货币就是在该情况下升值的。 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货币升值发生在日本和德国。我试图通过对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背景的考察,反观我国的人民币所处的状况,即人民币升值的时机是否成熟。
二、二战后日元升值的背景 我们将二战后日元的升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年2月从1美元对360日元升值为308日元(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浮动汇率);第三个阶段为1985年“广场协议”迄今,日元升值为1美元对90—140日元。 1.日元第一次升值的原因和发生过程。二战后,日本的产业、振兴以及“国际贸易立国”是在长达20多年的锁定日元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1949年,为控制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改革当时存在的多重汇率,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帮助下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安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360.正是这个固定汇率的实施,使日本产业获得了重返国际市场的机会。以此为开端,日本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1946年至1950年的12.3%迅速提高为1956年至1960年的23.4%。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出口产业更是迅速发展,出口贸易急剧增长。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出口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7.9%,后期为15.1%,几乎为同期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两倍。正是从那时起,日本的贸易出现顺差,长期资本收支中资本输出也明显增加,日本成了资本输出国,日元也开始走向硬货币。 也是在这期间,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四个区间内,日本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2%、8.7%、9.7%和12.2%。 与此同时,日本在日元1971年2月第一次升值时已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外向型的产业基础。由于受惠于长达20余年的1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日本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为提高。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日本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9%和15.1%。1971年时,日本普通钢、热轧薄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分别只相当于美国同期成本的56%、70%和68%。197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与1960年相比增长了10倍以上,并成长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钢铁与汽车两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标志着日本化阶段发展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正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迫于当时美国的“新经济政策”,日本才于1971年12月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调整为1美元兑308日元。 2.日元第二次升值的原因。日元的这个低币值的固定汇率一直实行到1973年2月。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浮动汇率制,即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由于日元供不应求,因此从1973年2月直到1985年9月日元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由于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高开放度化”的进程,日元的升值并未阻挡日本产品的强大出口趋势,尤其是在汽车等产业领域日本成为美国的强大竞争对手。1975年,日本跃居汽车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出口量达268万辆。1980年,日本向美出口汽车和从美国进口汽车的数量分别是394.7万辆和1.05万辆,呈现出极为悬殊的比例。1981年,日本尽管实行对欧美市场的“自主限制”,汽车出口仍达605万辆;同年排世界汽车出口第二位的联邦德国仅出口215万辆,而一向号称汽车大国的美国当年仅出口69万辆。正是这样一个严重不均衡的市场格局引发了此后长达数年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口惠实不至”的对外贸易政策以给本国产业发展争取更大的时间余地。1980年5月,日美双方达成鼓励日本汽车到美国投资设厂的协议。但这个软弱的协议对企业几乎没有形成什么约束力,日本汽车厂家也没有多少到美国投资设厂的积极性。1981年以后,日美间几乎每年都就日本“自主限制”的问题进行谈判。但日美汽车贸易的严重不平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美国对日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特别是日本的汽车产品大举占领美国市场,使两国的贸易矛盾终于激化。年复一年的拖延终于让美国人失去了耐心,并最终通过国家合作迫使日元再次升值。 3.日元的第三次升值。1985年,为了遏制日本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在全球刮起的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国联合法、德、英等国的财政首脑在纽约广场饭店与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其主要为,将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比率在两年内贬值30%,从而逼迫日元升值。此后,从1985年到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广场协议,后来被众多学者公认为引发日本经济衰退至今的罪魁祸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