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管持股与盈余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

2017-09-24 01:2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高管持股与盈余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采用盈余
【摘要】本文采用盈余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度量会计稳健性,研究表明,高管持股比例越低,会计处理越稳健。本文首次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证明了稳健性也来自于股东的需求。
   【关键词】高管持股;非对称及时性;稳健性;报酬契约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解释认为,存在代理冲突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有利于提高股东——管理层契约①的有效性(Watts,2003;Ball等,2005),因此报酬契约是稳健性存在的一个原因。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来自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产生的第一类代理问题,本文将高管持股比例作为双方代理冲突的一个观测变量,高管持股比例越低,则双方的利益冲突越严重,从而产生对会计稳健性这一冲突协调机制的需求。
  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文献,大多采用Basu(1997)的非对称及时性度量会计稳健性。本文也采用盈余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度量会计稳健性,从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角度提供稳健性的报酬契约解释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
  
  一、假说发展
  
  (一)高管持股与代理问题
  减少代理成本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和管理者达成具有激励性的报酬契约,高管持股能够使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降低双方的代理冲突(Berle and Means,1932; Jensen and Meckling,1976;Demsetz,1983)。Berle 和Means (1932)提出,应该让管理者拥有一定的股权,使他们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Jensen 和Meckling (1976) 认为,管理者持股与代理成本之间有线性关系,因为管理者持股协同了两个不同持股群体的利益,可减少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Jensen 和Murphy (1990)认为,协同CEO 和股东利益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让CEO 持股。Mehran(1995) 随机选取1979—1980 年间美国制造业的153 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得出企业绩效与管理者持股正相关,而且企业绩效与管理者报酬结构中股权报酬所占比例显著正相关。张维迎(1999)也认为,让管理者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是协调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Johnson等(2000)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指出,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掏空时自己承受的成本就越高,管理者利益越有可能与公司的利益一致。Core and Larcker(2002)考察了实行“目标控制权计划”的公司,发现在实施计划后高管持股的公司业绩都增加了,高的高管持股使经理与股东的利益更加一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高管持股与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解释认为,稳健性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具有促进股东—经理人利益协调一致的治理功能(Watts,1993,2003)。Kwon, Newman and Suh(2001)建立了一个管理层控制的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只要对代理人惩罚的措施是充分有限,会计稳健性就是一种能够激励代理人的有效工具。
  高管持股比例同报酬契约双方利益一致性程度的正相关性说明,相对而言,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报酬契约中的代理冲突更加严重,从而使股东产生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Ball(2001)认为,当高管持股低时,管理层接受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获得的私人利益大于企业价值损失对管理者的影响部分。因此当高管持股低时,股东对稳健性的需求就会更大,以抵制管理层投资于或者推迟终止负净现值项目。Roychowdhury and Watts(2006)认为,控制投资机会对高管持股的影响后,如果高管持股比预期的低,股东就需要稳健性来缓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因此笔者预期来自于股东与经理人代理冲突的稳健性需求与高管持股负相关。由此提出假设1:会计稳健性与高管持股负相关。
  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稳健性契约解释的实证文献较少,有一些文献研究了债务契约对稳健性的需求特征(孙铮等,2005;朱凯,2005;王毅春,孙林岩,2006;魏明海,陶晓慧,2007),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的债务契约有用性(魏明海,陶晓慧,2007)。还没有文章直接涉及高管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本文将提供这方面的经验证据。
上一篇: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