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财务治理途径探讨(2)
2017-10-07 02:52
导读:(三)要确保预算的严厉性和有效性 预算一旦经过高校党委常委会议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突破预算。各学院、各单位要逐步建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
(三)要确保预算的严厉性和有效性
预算一旦经过高校党委常委会议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突破预算。各学院、各单位要逐步建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
(四)要切实加强对基建和设备采购的治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严格实行招标制度
只有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基建项目才能开工,无经费预算的项目,即使主管部分已立项,也不得开工,严格杜尽“先斩后奏”和“事后买单”的现象。要对各类物资实行集中同一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堵塞各环节上的漏洞。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五)要加强预算项目治理
加强预算项目治理,实行绩效评价工作。除正常运作的职员经费及办公经费外,对于道路维修、修缮、批量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专项经费全面实行项目治理。通过项目申报,对项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效益性进行可行性论证,根据高校财力情况,列进年度预算。
(六)逐步实行经费分配分级治理制度
制定经费分配治理制度,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逐步理顺校院两级财务关系。通过坚持“量进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预算原则。实现高校长期、短期资金平衡,贷款与资金流均衡,人财物平衡。事业发展总均衡,终极实现高校财务总体收支平衡。实现财务状况的良性循环,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治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进步。
通过实施分级财务治理制度对可控制本钱进行控制。按照“经费包干、专款专用、节余留用、超支核减下年度指标”的原则进行治理。财务处对各单位经费的使用范围、开支标准、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高校的治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审核、辅导和监管,同时定期对校内各单位经费使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依据预算对单位的负责人进行责任考核。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三、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优化资源配置,进步资金使用效益
2004年下半年,全国首个省财政厅的绩效评价处在广东正式挂牌成立。经过两年多来的推进,广东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已经开始全方位推开,并逐步走向成熟。而目前高校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也没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机构。这两年当省财政厅布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任务时,高校一直被动地在做相关工作。
近年来,各高校投进巨额自筹资金作为专项经费,但这些钱用在哪里。效益如何,一直没有得到公道的评价。为了进步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的配置,高校应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新机制。同时从项目申报环节强化预算绩效观念,实行项目绩效预算。
(一)成立绩效评价的专门机构
如在财务处设立绩效评价科,除配合省财政厅绩效评价处开展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外,重点是对高校下达的实行项目治理的经费进行绩效评价,使高校的每一块钱都用得公道。用出效益。
(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实行资金使用问责制,资金使用量、任务完成量、质量情况及资金使用效果等将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经济责任制和经济效益挂钩。使责任人把高校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处处以节约和谨慎的原则使用每一笔钱。进步资金使用效率。
(三)开展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
各单位、各部分预算期内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也将逐步纳进评价考核。把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项目立项或本年度项目是否中止和安排预算的参考依据,以便进步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高校根据各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对学院(单位)进行赏罚。对资金使用效益高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在下年度预算安排中享受优先安排项目等优惠政策;对挪用、挤占预算资金,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除追究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外,上年结余收回,下年度的预算定额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