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的高校财务治理(2)
2017-10-07 06:05
导读:二、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措施 高校应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和加强财务工作,更加积极组织学校收进,做到生财有道,更加严格学校预算治理
二、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措施
高校应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和加强财务工作,更加积极组织学校收进,做到生财有道,更加严格学校预算治理,做到理财有据,更加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做到用财有效,更加完善学校经济责任制,做到管财有责,更加重视学校财务队伍建设,进步财务治理专业水平,努力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财力保障。
(一)加强财务工作,全面提升高校财务治理的层次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治理工作尚处于较低水平,与企业相比,在治理内容、治理方法、治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高校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步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进步办学效率与效益,必须全面把握新会计准则,全面提升高校的财务治理层次。
1.充分拓展高校财务治理的内容。
2.更新财务治理的方法。
3.改良财务治理手段。
(二)积极组织学校收进,做到生财有道
1.确保按时收足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和住宿费在高校的收进中占较大份额。因此,学费、住宿费能否按时、足额收取,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的正常运转。对于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家长已经给了学费,但学生却不按时交费甚至把学费拿往乱花的现象,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教育和督促学生交费的工作。此外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题目,必须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如建立贷学金、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勤工俭学等,以确保每一个被录取的大学生都不会因收费而不能进学或完不成学业。
2.努力增加社会服务收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高校发展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既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更好地面向经济主战场,促进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进步人才培养素质,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弥补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有效措施。在发展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进步了教学水平,有效解决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题目;同时也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增加参与社会实践机会,进步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题目;还为高校和企业双方赢得了利润。
3.通过社会捐资集资有效缓解经费紧缺
在我国,作为高校经费张罗重要渠道之一的捐、集资张罗资金的比重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从国外高校经费张罗渠道来看,社会捐赠作为分担高等教育本钱、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四大主体之一,在缓解高校经费紧张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4.适度地举债筹资
向银行贷款获取发展资金已成为众多高校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高校通过贷款方式,来建设校园、改善教学设施,是近10年,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后,才陆续采取的融资措施。高校利用贷款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进人才、购置教学设备、图书等,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但部分高校建设对于银行贷款依靠过度,建设资金中一般有大部分靠贷款,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由于贷款到期必须偿还本息,假如贷款规模过大,超过高校资金承受能力,就会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因此,在选择举债筹资渠道时,高校要充分考虑自身偿债能力,实事求是,科学公道地控制贷款数额,树立风险意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三)严格学校预算治理,做到理财有据
预算工作是高校财务治理的中心内容,高校的各项支出均通过预算体制进行控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新会计准则强化了对预算的执行监视,高校应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加强预算包括编制、执行、结算的刚性。
1.在预算编制上,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加强预算治理力度,强化预算的约束机制,细化预算的编制工作,使预算更加趋于公道化、科学化。既要积极猜测可实现的收进,挖掘潜力,多方筹资,又要本着稳健的原则,避免高估收进,为支出预算打好基础。同时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治理的基础。预算编制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预算编制原则以及各校核算治理的需要综合采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法和绩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