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研究(4)
2017-10-08 05:00
导读:2.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修订和完善现行的一些制度与办法,
2.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修订和完善现行的一些制度与办法,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一经查实坚决依法严肃处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检查,促使其切实履行职责,强化自律机制,提高执业质量。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监督网络,以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大力整顿注册会计师市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执业质量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提倡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纽带,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组建一批规模大、素质好、社会信誉高、执业质量一流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对注册会计师实行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建立一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与合伙制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真正体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公正。
(三)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应以原则为基础。但是,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不再提供详细的规则,增加了职业判断的能力,特别是某些特殊的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事项,完全倚重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技术性规则应是会计准则必不可少的补充,有利于把经常性的、重大的经济领域的具体问题限定在严格的范围下,帮助会计职业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理解。在原则与规则简单组合的会计准则中,企业内部信息优势利益集团可能借助于原则性准则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使得财务信息非充分披露和不透明。外界会计职业界可能追求对规则准则运用,以降低来自外界诉讼的风险。原则和规则简单结合将导致会计准则出现严重的“广义劣逐良”现象。如何把原则与规则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构建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的关键。会计目标体现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同时会计目标可以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会计准则应该以会计目标为导向。建议把会计目标贯穿于会计准则始终,明确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责任,这可以使原则与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制定逻辑应采取以概念框架为依从,会计目标为导向,原则为基础,规则作为必要补充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王世权.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
2.张秀梅.扭亏公司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
3.刘凤委.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基础上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