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治理之我见(2)
2017-10-15 01:26
导读:(五)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原有的后勤资产交由后勤团体经营,并赋予后勤团体较大的自主权。随着自主权的增大,受社会不良风气
(五)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原有的后勤资产交由后勤团体经营,并赋予后勤团体较大的自主权。随着自主权的增大,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法制的不完善,将给一些治理职员以很多可乘之机,从而导致违法违纪现象增多,使得学校的总体利益和宏观控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害和削弱。
三、新时期高校后勤财务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财务治理体系
高校后勤财务治理部分一般是从高校财务处分离出来的,其财务治理体系已不能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后勤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从组织治理来看。应将财务治理工作从原先只是记账、报账,扩展到参与本钱核算、市场分析、风险猜测和投资决策等方面,形玉成面的理财格式。
(二)强化本钱效益观念,加强本钱治理
学校要将原来的拨款制改为服务收费制,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团体和中心两级核算制。这个有条件条件:一是建立了内部计量体系,如安装了水表、电表等计量用具;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价格体系,这个价格可能暂时稍高于市场价格。考虑到后勤团体老职工的亲身利益。运行本钱还比较高。校内后勤分为服务型、服务经营型和经营服务型三种类型,各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和计费结算标准。对校外经营为盈利型,以创收为目的。
(三)加强和完善财务治理监视机制
在高校后勤还不能做到自主规范运作的情况下,学校的相关职能部分如审计和财务处等,应在不干涉其经营方式和内部治理体制的条件下加强审计和监控,完善监视治理机制。审计和监控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对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以及年报)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后勤运行中存在的题目;第二,对后勤经济实体项目的投资情况进行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第三,对后勤负责人任期内及离任时进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