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企业中期财务报告(2)
2017-10-15 01:26
导读:3.必须正确熟悉中报的有限性,防止对中报信息的过分信赖。 尽管中报的编制在很大方面与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但是相对于年报提供的信息而言,中
3.必须正确熟悉中报的有限性,防止对中报信息的过分信赖。
尽管中报的编制在很大方面与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但是相对于年报提供的信息而言,中报仍然具有一定的有限性。首先,由于存货的盘点不可能根据中报的要求进行,导致中报中存货的数目和计价必然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难以避免的;其次,大量使用估计的来确认会计要素,对于信息的正确性也会产生影响;再次,由于我国对中报审计的规范性不足,报告受审比例有限,导致监控体系无法全面评价信息的正当性、公允性、一贯性,这样一来对报表使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悉中报的有限性,不是要否认中报的使用价值,而是要加强使用中报的性、正确性。
4.注重中期现金流量表的。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相对比较多,信用体系又不十分完善,现金流量表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中期现金流量表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有着其他指标不可替换的作用。通过中期现金流量表,可以及时得到有关现金收进来源和现金支出用途的信息,以便充分关注企业产生现金净流量能力的变化。同时,从中可以分析在本期内获取的利润总额同经营所得现金数额之间发生差异的原因,以及了解中期筹资与投资活动的现金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中期现金运用的总状况。
5.利用中报附注资料,加强对信息的理解。
中报表内项目是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和分类、汇总等程序编制而成的,因此,报表项目本身反映的是总括信息,关于这些项目编制的基础、采用的会计政策、项目金额包含了哪些重大交易或事项等等信息。单纯从报表中是无法得到的,而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表内数据和做出相关投资决策却是重要的。这些都要依靠于中报附注,通过补充说明来弥补表内的不足。我国《中期报告准则》在鉴戒了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中报附注应当表露的14项。投资者在阅读会计报表,发现一些特别的数据、变化异常的金额等情况时,借助附注的说明可有效地解读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