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工作面临的题目与对策(2)
2017-10-15 01:37
导读:二、解决高校财务治理工作面临的的对策 (一)转变高校财务治理观念,主动适应国家财政治理改革 国家推行的财政治理改革,是为了适应主义市场的要求,建
二、解决高校财务治理工作面临的的对策
(一)转变高校财务治理观念,主动适应国家财政治理改革
国家推行的财政治理改革,是为了适应主义市场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进步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益。这些改革政策符合我国高等事业的要求,有助于进步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助于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的治理,有助于不同高校信息的比较和评价,有助于与国际高校会计信息接轨,也有助于进步高校自身治理水平。由此,高校应积极应对国家财政改革政策,主动转变财务治理观念,进步资金使用的效益意识,节约意识,本钱意识、风险意识。
一要及时组织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相关职员国家财政改革的政策文件,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过往普遍存在的财政改革是学校财务部分的事的错误思想;要在学校各部分同一思想熟悉,使教职员工熟悉到财政改革对学校工作的重大,熟悉到应支持学校内部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二要按照财政改革的政策规定,学校的财务工作,调整财务工作思路,制定和完善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做好各项工作。三要进一步强化预算治理,预算治理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高校要按照财政改革要求,严格预算的编制、上报、执行、调整、监控以及评价等工作环节,达到预算治理的目的。四要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和财力集中、财权下放的原则,认真处理财权与事权的关系,落实学校各层面的经济治理责任,使做事者有财权,有财权者要做事。高校财务工作的治理者和决策者,应适应财权和事权的同一,适时适度下放财权,当好治理者,做好监视和检查工作。
(二)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适度举债办学,满足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张罗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高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治理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因此,高校作为事业独立法人,依法多渠道张罗教育经费,已成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应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上风,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开办多层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来增加学校的办学收进;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上风、人才上风,广泛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及向社会有偿转化科技成果等方式,争取收进。此外,高校的校办收进,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收进也是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进的不足,加上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基础设施老化、教学条件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举债办学成为现阶段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筹资方式。向机构借款,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高校应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举债规模的关系,防范财务风险。高校要对贷款项目进行分析和论证,谨慎测算项目投进使用后给学校带来的效益;财务部分把握好贷款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方向,要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降低资金使用本钱;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科学测算学校的还贷能力,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控制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部分要充分利用当前举债的大好时机,全方位地加强“银校”合作,获取建设资金,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
(三)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加强国有资产治理,促使国有资产治理纳进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当前,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国有资产多则几十亿元、几亿元,少则几千万元,管好这部分资产,是关系到优化配置高校教育资源、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事。高校领导要对国有资产治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加强领导力度,广泛宣传,使人人能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治理机构,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选派思想素质高、懂技术、业务能力强的同道负责国有资产的治理工作。国有资产治理部分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根占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校内国有资产治理的规章制度、办法;会同有关职能部分组织专家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或建设进行论证;强化各部分、院(系)对国有资产使用保养等的监视、检查;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变卖、调配使用、出租、评估、合作经营等日常治理工作,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核实,严防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