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新思路(2)
2017-10-16 06:37
导读:第一,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财务责任主要还是进行会计监视,具体为以下几项。 1.科学编制好财务预算收支计划,应制定相应的具体的治理办法和措施,以
第一,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财务责任主要还是进行会计监视,具体为以下几项。
1.科学编制好财务预算收支计划,应制定相应的具体的治理办法和措施,以保证国家资金的公道使用。
2.加强资金治理,用好用活资金,正确筹划和测算现金流量,理顺治理中的方方面面的财务关系,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再加上政事分开步伐的加快,必须自主理财、广开财源,事业单位要依靠自身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气力进行经营活动和创造盈利,是经营性质,属于企业行为。原来预算体制下统收统支、结余上缴的财务、会计体系必须进行变革,具体如下:
1.为正确计算盈亏,应以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科目取代只反映资金结存数目、而放弃资本增值与否的结余科目;为公道调整资金结构,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应以本单位权益科目取代只反映资金来源、而淡化资本所有权的基金类科目。
2.财务职员应树立现金不能产生利润的观念,现金只有用来投资才能得到利润。要把握好直接投资,以期获得最大效益。既要考虑投资给单位带来的投资回报,又要考虑投资带来的风险,以便在报酬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实现财务治理的整体目标。这就要建立健全投资评价体系,完善内部监控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四、建立健全激励和考核体系
为了考核经营业绩,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也要求正确、恰当地反映财务成果。所以,必须改变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资产负债表、收进支出情况表、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基金增减情况表),而参照企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表露信息,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建立以利润指标(结合现金流量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正确计算盈亏。适当的单位也可以试行全本钱核算(即将全部支出划分为本钱和用度,运用配比原则,在当期和以后各期予以补偿),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中国大学排名 五、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从职责划分,从机构、岗位设置到工作程序都要考虑相互制约、相互牵制,防止一人负责两项不相容的工作,限制对重要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是不健全的内部控制。由于内部控制程序存在“有关职员相互勾结、串通”等因素的固有限制,内部审计已显得更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内审职员与领导、内部审计与上级审计机关、公道与正当、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的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使审计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视和顾问作用。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治理应以收支内容为条件而不是以旧的单位性质为条件进行治理,在严厉财政拨款治理秩序的同时,可以尝试事业单位企业化治理,以企业治理的模式来经营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向更科学、更公道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事业单位的思考[ J].现代贸易,2007,(24).
[2]徐建光.高校财务治理题目探讨[J].经济师,2006,(04).
[3]韩树林,赵富强.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工作.20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