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新思路
2017-10-16 06:3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新思路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在经济改革的不
[摘要]在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也应该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创新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思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治理 新思路
一、适应环境,树立新观念
观念影响行为的方式,财务体制的变革需要与治理观念的更新相配合,否则,即使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运用。
面对事业单位的改革的进一步深进,财务治理工作首先应当形成“效益观念”,即以绩效为导向,树立开放意识、效益意识。既然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不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治理,那么,克服被动等待、一味依靠的思想就应该被遗弃,走积极开创新局面的路子,这就成为观念创新的重要方面。譬如说事业单位中的高校假如能够具备效益观念,就会多方广开财源,建立多渠道张罗教育经费的体制,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在另一方面,效益观念不是单纯地夸大“创收”,它同时夸大对现在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还应当树立“风险观念”。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一方面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进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事业单位内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并且使得其财务治理轻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比如说,事业单位中的高校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其中包括负债筹资。高校适度负债,可以增大可利用的资金总量,更大可能地用活资金,解决高校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题目。但假如学校的贷款规模过大,超过其财力所能承受的强度,就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增大了学校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其陷进困境。可见,事业单位要增强对资金治理的风险意识,充分熟悉有关的风险因素并把握好风险变化的基本状况,做好事业单位发展决策的导航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调整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目标
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目标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治理活动所期看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事业单位目标。事业单位的目标为:事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一种双重目标,提供更多的公***品和更好的服务是事业单位存在的条件,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又是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双重目标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在这种形势下,财务治理的具体目标也就有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本身作为事业单位在有限资金下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量,要保证财务收支平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事业单位的内在规定性,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进,市场对公益事业的不断参与,使我们逐渐熟悉到,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并不必然与“不以营利为目的”相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使这两者具有了等同性。
二是要追求单位净收进的最大化,以较低的投资风险与较小的投资本钱,取得较多的投资收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事业单位除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对事业经费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渠道。 三、转变事业单位财务治理方式,实现“两个同一”
一般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全部或大部分由上级政府部分拨款,因资金提供者对所投进的资金并不要求收益权,所以,没有必要反映有关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内容,在预算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单一,主要是行政主管部分,报表反映的是预算拨款使用情况的信息,即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和是否被挪用等,而不注重财务成果的评价,资金的安全性成为表露信息最主要的方面。另处,事业单位的收进总是习惯将现金存放在银行,造成资金的闲置。这种只重视社会效益而不重视经济效益体制已不适应发展要求,事业单位要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并得以生存发展。要解决这些题目,就要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