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预算治理中的题目及改进措施(3)
2017-10-19 05:24
导读:建立健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考核与赏罚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新理念,确保预算治理落实到位。一是是非期目标相结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
建立健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考核与赏罚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新理念,确保预算治理落实到位。一是是非期目标相结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二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防止只注重结果而不择手段;三是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实现业务均衡与企业平稳发展;四是招待与考核部分相分离,进步考核部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五是预算指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能引导、激励企业与员工向好的行为发展,同时,要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不断修正、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六是考核要细化,对应到具体项目,防止弄虚作假、减少工作的消极怠工现象;七是考核力度要加大,奖勤罚懒,激励员工共同努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终极实现。
(四)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
在电力企业,确立“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新理念,全面进步预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利用者、预算的执行者,也是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人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企业的预算工作无法搞好。由于预算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预算治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题目。比如,不少部分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在制定预算时经常表现出本位主义的思想,做出较为宽松的预算,即有意低估收进、高估本钱。然而,这违反了预算指标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缺乏道德意识的预算治理必然影响预算工作的质量。“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理念还要求企业在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应该尊重人性,留意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级员工参与预算工作,在员工中塑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 黄之骏.谈战略治理在企业团体融资决策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2, (07).
[2] 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给链治理[M].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2002.276.
[3] 财政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11.
[4] 余欣.我国企业团体全面预算治理整合模式研究.
中南大学,2004.
[5] 李斌昌.企业团体全面预算治理体系研究.
天津大学,2005.
[6] Chakravarthy,Balaji S.“Measuring Strategic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6,Vo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