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特征分析(3)
2017-10-25 02:59
导读:(二)内部控制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复杂的控股结构和业务层次,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其内部控制难度更大。 第一,金融控股公司各成员在经营时要
(二)内部控制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复杂的控股结构和业务层次,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其内部控制难度更大。
第一,金融控股公司各成员在经营时要服从团体的同一战略安排和业务指导,决策自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终极形成的经营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从而使得成员个体的经营风险加大。
第二,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包含各类金融业务,而且成员之间的股权往来和关联交易错综复杂,治理难度大大增加。团体层面的治理职员既应精通各类金融业务,又应正确了解各成员的关系,这样才能把握住业务重点和风险点,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但在实践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治理职员,很多情况下,即使是最高治理层也未必清楚地了解公司各类业务的运行情况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正确定位。
(三)资本不足风险
在金融控股公司层层控股、交叉控股的股权结构下,极易产生资本的重复计算。首先,母公司从团体外获得权益性资金,这笔资金构成母公司的资本并形成母公司的资产。然后,母公司用资产中的一部分投资于子公司,这笔投资又成为子公司的资本和资产。随着控股层次的展开,资本也随之级级放大。金融控股公司这种多层控股结构,在扩张资本规模、进步资本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资本充足方面的隐躲风险。
为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各国监管机构一般都提出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具体业务的各子公司也能达到监管要求。但是,由于存在资本的重复计算,各子公司资本之和远高于团体整体的资本水平,假如缺乏剔除资本重复计算的方法和机制,团体的实际偿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往往被高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风险的传递
在规模扩张和业务整合的过程中,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企业形成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网络,为风险的传递和蔓延提供了条件。
第一,由于各业务公司之间存在有形的业务联系,在一个公司发生风险事件时,其他公司可能通过业务链条受到波及。如甲公司为乙公司的债务提供担保,当乙公司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甲公司就要代其偿债,甲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乙公司的影响。
第二,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成员共享无形的“商誉”,在享受到信誉外溢上风的同时,又可能碰到信心危机。在金融控股公司某一子公司出现经营题目时,客户有可能对其整个品牌产生怀疑,放弃该品牌下所有的金融产品。例如,证券子公司的投资失误可能导致银行子公司发生挤兑,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团体的整体运营安全。
综上所述,金融控股公司有其独到的财务上风,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此,在采用这种控股结构发挥其财务上风的同时,还应进步企业团体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充分关注、评估整个团体内部交易,记录主要的风险及其随后的变化。同时,应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内部交易透明度,加大对团体组织结构和重大的内部交易的表露,以增强对有关风险的防范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平,等.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中信出版社,2004,(3).第1版.第79页.
[2] 谢平,等.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中信出版社,2004,(3).第1版.第77页.
[3] 郭东风.《试论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论评,2006,(6),第107页.
[4] 李晴芳.《金融控股公司的利益冲突与防火墙制度》.福建金融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第50页.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