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防范企业并购中的“羊群行为”

2017-11-02 02:2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如何防范企业并购中的“羊群行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在企业并购
内容摘要:在企业并购中,“羊群行为”的产生对社会而言是不利的,它往往会导致并购双方以及政府的非理性行为。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中“羊群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如何防范这种情况出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 羊群行为 非理性
  
  “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原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的现象:一只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一哄而上,你抢我夺,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远处更好的青草。这个概念在人类社会,特别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被引申来描述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现象。阿希是最早研究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家,他的实验结果表明,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会在知觉、判定、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倾向。
  “羊群行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一般以为,它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做出决策。企业并购中也存在着“羊群行为”,它是指并购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不顾实际情况而相互模仿,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做出非效率的相同投资决策。
  
  企业并购中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企业并购中之所以会出现羊群行为,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回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不对称、报酬结构、不确定条件下出于对声誉的考虑以及不完全理性。
  
  (一)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是企业并购中产生羊群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由于交易用度的存在,并购者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因此对目标企业的预期以及估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正确察知对方的信息质量。此时,模仿其它尤其是国际上成功并购企业的并购标准就成了最优选择。这种先行者的行为也会带动后行者的并购行为,由此带来并购理念同一性及并购行为的一致性,见“好”就跟,导致并购市场投机风气渐浓,市场发育不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另外,薪酬设计也使得很多投资经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产生羊群行为。假如一个企业根据并购业绩对投资经理进行奖励和惩罚,当考虑到影响并购业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和难于判定时,将多个投资经理加以比较来决定其收进的倾向就占了上风。于是,在投资远景不明朗时,追随其它企业的投资决策以避免自身收进受损就会成为投资经理们的明智选择。
  
  (二)基于声誉的考虑
  企业的并购活动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者往往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假如一个投资经理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那么为了保护其声誉,其明智的做法是与其他投资者保持一致,当其他人也这么考虑时,羊群行为就产生了。
  假设有A、B两个投资经理,他们面临一个同样的投资机会,投资经理有高能力和低能力两种类型。高能力经理能收集到关于投资回报的有用信息,而低能力经理把握的信息纯粹是噪音。A和B均有可能是高能力的或低能力的,且两者能力水平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位经理本人和他的雇主均不知道自己(或自己的经理)属于哪种能力类型,但他们都对此有一个先验的且一致的看法,即该经理的声誉。这个看法在投资决策后随着对投资回报的观察而修正。设经理A先做出决策,他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由于经理B不能确定自己的能力高低,不管他自己对投资远景的判定如何,他的最优选择都是跟随经理A的决策。即使决策被证实是错误的,也可以将其回因于坏运气,从而维持先前的能力评价。当有多名经理依次进行决策时,后继的经理们将模仿第一个经理的决策,从而产生羊群行为。
  
  (三)有限理性
  由于决策者没有完备的理性能力,每次决策的时候,他只是从记忆所及的案例中检索出与当前场合最相似的那些案例以及相应的决策所带来的后果。目前的并购市场上除了大的投资者外,还有一部分中小投资者存在。他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从众心理等认知偏差,非理性特征明显,决策过程经常偏离了最优决策过程,导致对金融资产的错误定价和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低估或高估上市公司价值是常见的现象。而且,中小投资者普遍反映出“心理群体”的服从性,即对“权威”的崇拜,由此带来投资理念同一性及投资行为的一致性,“羊群效应”明显。这种错误定价的羊群行为极大地推动了股票市场的并购活动。纵观这些年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每一轮的***大多与某个“概念”相关,而且题材也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科技股“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到2004 年的外资并购概念、回购概念,以及要约收购、定向增发、吸收合并、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等各种金融创新概念都成为市场追逐的热门,多样化的股票市场热门“概念”带动了上市公司并购。
上一篇:论财务治理的局限性和财务战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