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3)
2017-11-05 05:57
导读:三、结论 股权结构、控制权机制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国家、现代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者的地
三、结论 股权结构、控制权机制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国家、现代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不同模式的适用性也有待于不同的文化或机制的配合,所以不能将治理结构的模式神化,也不能将目的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颠倒,要从题目进手,追根溯源。与股权结构题目的相比,控制权机制题目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在何种股权结构模式下,它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果和作用,因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控制权机制势在必行,实行内部监视和外部监视并举的机制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与美国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国公司治理的题目主要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股东对治理层缺乏约束而外部监视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与此相反,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是股权相对集中,由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缺位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但是两国的后果却很相似:都缺乏足够的控制权约束机制,企业高层治理职员的权利过多过滥。我国已出台了《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规定,为独立董事的人数及独立性、董事会的结构设定了基础框架,但比照美国两个交易所新近提出的改革方案仍显粗糙。同时,在发展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强化事后监管和严厉处罚、形成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股东诉讼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盲区,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改进的目标。 [] [1]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冯根福,王会芳。上市公司绩效理论及实证研究评述[J]。
西北大学学报,2002,(2)。 [4]俞仁龙。论股权结构、控制权激励与公司绩效[J]。嘉兴学院学报,2001,(7)。 [5]董麓,肖红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J]。统计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