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2)

2017-11-07 03:27
导读:一方面各国管制政策松动、投资和贸易体制的自由化、资本的自由活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等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很多国家

  一方面各国管制政策松动、投资和贸易体制的自由化、资本的自由活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等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经济不景气也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机会。比如,我国机床行业的并购行为就是利用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机床制造本钱居高不下、机床制造商经营不景气等机遇,捉住破产、拍卖、重组等机会一举并购成功。
  (七)治理者过度自信
  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中,企业治理者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大股东,刺激企业参与并购与扩张,目的是要解决代理本钱题目,代理本钱题目的产生是由于公司治理层与公司股东二者的利益不一致。对于国有企业,国家占有企业尽大部分的股权,使得治理层偏向于依靠扩张来增强自己与股东之间博弈的气力。这将导致收购者在评估目标公司时往往过于乐观,即行为金融学中提出的治理者过度自信理论所说的情况:治理者与所有者相比,治理者倾向于更冒险的经营方式,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更了解公司情况和被收购对象的真正价值,以为并购后的公司的经济价值将大大增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推动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因素,既有企业内在冲动又有外在环境推动,这些推动力对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来讲,有利有弊。其利弊分析见表1所示。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建议
  
  推动跨国并购的动因对并购结果的影响有利有弊,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应该更多地看到各种推动因素后面所隐含的风险,认真分析跨国并购行为对企业的好处和弊端,采取谨慎的政策: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首先,要分析并购的本钱和收益。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上风在于低本钱劳动力;而欧美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劳动力短缺型经济,我国企业到发达国家投资或并购一个资本密集类的产业,投资回报率一定会比较低。对于企业投资战略来讲,这样的并购从回报率来看是分歧算的。而且我国企业收购的外国企业大多已经在经营上存在困难,我国企业不得不为这些外国企业的品牌效应、市场渠道、技术核心付出逾额的价格。
  其次,企业文化的冲突不可忽视。我国企业为获得跨国市场或先进技术所选择的并购对象都是一些老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的本钱很高,要想获得并购的协同效益十分困难,这也是国际上很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再次,正确看待外在宏观形势。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确使很多企业的股价下跌,但选择出售自己的企业往往是在发展远景上不容乐观,因此低本钱尽不能成为选择并购对象的主导因素。跨国并购是一项高度风险、高度系统、高度专业的活动,要成功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吞并,宏观上要有战略思路支撑、政策支撑、外汇支撑等,微观上要有具体的目标考察、谈判能力以及事后的整合能力,必须摒弃那种由于外在条件优惠就盲目扩张的机会主义行为。
  另外,留意控制治理者的并购冲动。由于治理者往往是并购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但是并购风险的终极承担者却是主要股东。治理者出于对自身的信任和建立业绩的冲动往往会做出比股东更冒险的决定。经验证实,治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导致并购发生和结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最后,要留意设立并购止损线。固然所有的海外并购都开始于美好的预期,但当并购本钱超出预期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止损出局无疑是最佳选择。但是目前有实力进行海外并购的我国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其并购往往会被赋予很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即使并购之后整合未成,为了某些非市场化因素的门面,我国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承认失败、停止亏损。从这一点来说,设立止损线并严格执行,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之前必做的作业。例如新中基并购普罗旺斯不成功,新中基迅速止损的策略,确实值得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学习。
上一篇:油气资产治理的现状、题目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