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产重组中的财务处理(2)
2017-11-07 03:55
导读:(一)评估结果的处理 被吞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正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
(一)评估结果的处理 被吞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正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有差额的,其差额应调整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评估增值部分未来应交所得税的,还应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
(二)企业吞并后办理财产移交的会计处理 企业被吞并或拍卖出售后,应及时结束旧账。企业被吞并或拍卖出售,通常有四种方式:⑴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吞并企业以承担被吞并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⑵购买式,即吞并企业出资购买被吞并企业的资产。⑶吸收股份式,即被吞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吞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份投进吞并方,成为吞并企业的一个股东。⑷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吞并的目的。后两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大多采用购买法和权益进股法,本文主要先容前两种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1.承担债务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吞并企业一般不付给被吞并企业资金。此时,被吞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吞并企业按各项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如为股份公司,则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2.购买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吞并企业一般是以现金作为购买条件,将被吞并企业的整体产权全部买下。此时,被吞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贷记所有资产科目。吞并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按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确定的成交价,贷记“专项应付款一应付吞并企业款”科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进世贸组织,中国企业将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并形成自己的上风?关键取决于如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在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方面,我国面临双重路径选择:一是由大到强;二是由强到大。过往,比较多地留意了“大”的题目,过于追求企业的规模增长,由此构造起来的“大团体”,规模固然形成了,但竞争力却远远没有增强,而且在组织结构上也存在一些题目。由于过于求“大”,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政府意志强加进来,形成所谓“拉郎配”现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实的选择应当着眼于由强做大, 以强势企业为核心,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强势企业集中,推动资源的从优配置和体制资源的重组,在强的基础上实现做大的目标。 : [1]何志勇。资产重组[M].四川: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邵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操纵指南[M].北京:国务院国资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