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全投资假设”质疑

2017-11-19 05:1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全投资假设”质疑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投资主体假设 投资项目 投资主体假设 可行性在
关键词:投资主体假设 投资项目 投资主体假设 可行性

在财务治理的项目投资决策中,对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的测算是进行决策的条件与基础,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为了进行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的测算,财务治理提出了一个“全投资假设”。所谓“全投资假设”是假定在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只考虑全部投资的运动情况,而不具体区分自由资金和借进资金等具体形式的现金流量。“即使实际存在借进资金也将其作为自由资金看待”(财务治理,2001)。这种假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使得项目的可行性与投资资金的来源无关,然而,这种假设却存在一些明显的。

一、“全投资假设”没有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出发将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一个投资项目到底可行还是不可行,与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密切相关。就像某个特定的工作,有的人可以轻易完成,有些人却无法完成。在财务治理中,进行投资项目决策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一个项目本身是否可行,而是为某个具体的即投资主体的决策服务的,因此必须从该投资主体的角度出发来判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每个企业的情况是不同的,其所在的市场环境和拥有的的资源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的测算时,必须结合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否则,所作出的现金净流量测算结果必然会脱离企业的实际,并终极可能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至少可能导致投资效果与预期不符。在投资项目决策时,只从理论和假设出发,不认真考虑投资主体实际情况的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这也是导致项目投资决策可靠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全投资假设”存在的题目就是一个不从投资主体角度出发而脱离实际的典型例子。假如一个企业的资金不足,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需要借进资金,那么该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肯定会考虑以下题目:1、能否借到所需资金;2、借进资金的本钱水平。假如借不到所需资金,项目再好也无法投资;假如可以借到所需资金,但假如资金本钱过高,即使投资也无利可图,企业也不应该进行投资。可见,“全投资假设”不考虑投资资金来源的做法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中国大学排名



二、“全投资假设”使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确定既复杂又难以理解
当项目投资资金中有借进资金时,按现行税法规定,建设期的利息应予以资本化,而经营期的利息用度化,并且税前列支。在“全投资假设”下,建设期的利息一般计进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将对固定资产折旧产生,而假如在这一时期存在利息的实际支出却不加以反映。经营期的利息则在税前作为财务用度处理,在现金净流量时,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再直接加上利息,这种处理既复杂又难以理解。复杂之处在于利息的处理既有资本化和用度化的区别,又有先减后加的操纵;难以理解之处在于计算经营期现金净流量时,为什么要加上利息,究竟从流向看,利息是一种现金流出,而不是一种现金流进。下面举例说明“全投资假设”下的现金净流量的确定。
某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该投资项目需要一次性投进资金100万元。资金全部由银行提供,年利率为5%。该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经营期为5年。该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进100万元,同时变动本钱为68万元。银行借款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本金于第五年末一次还清。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根据以上资料,该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如下:
1、该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100×5%×1)-10]÷5=19(万元)
2、该投资项目经营期各年的净利润=
(100-68-100×5%-19)×(1-33%)=5.36(万元)
3、该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表如下:
表1 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年利率5%) 单位:万元
0 1 2 3 4 5 6
NCFi -100 0 29.36 29.36 29.36 29.36 39.36
注:其中,第1-4年的现金净流量(NCF)即是各年净利润加上当年折旧,再加上当年利息支出,第五年的现金净流量还要加上净残值。在上述确定经营期现金净流量时,将每年实际支付的利息处理为加项;同时没有反映建设期实际支付利息所产生的现金流出,这些都是难以理解的。
上一篇:论虚拟经济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