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形势下高校债务治理的思考(2)

2017-11-25 03:04
导读:对高校而言,偿还负债的主要来源一是靠财政拔进的教育经费,二是靠高校自己所收取的学生学杂费,三是靠产业创收以及资金运作带来的收益(目前大部

对高校而言,偿还负债的主要来源一是靠财政拔进的教育经费,二是靠高校自己所收取的学生学杂费,三是靠产业创收以及资金运作带来的收益(目前大部分高校这方面能力很弱),实际上,这些资金基本上都用于维持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正常支出。对银行贷款的偿还只能依靠于高校招生人数和学费标准的增加,给高校带来教育事业收进增加的预期,但是这种预期往往会由于生源紧张、招生困难被高估。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加进WTO,外国人将纷纷进进我国进行跨国办学,参与中国的生源竞争,国内的民办高校、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等众多的办学模式的高校也加进了竞争的行列。这样,我国公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垄断性将被彻底打破。而且,据权威部分统计,我国今后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到2008年以后将会大幅度地减少。从我国的国情看,学费上涨空间很有限。另外,按现行5年期项目贷款的年利率5.85%,假如一个学校贷款几个亿资金的话,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要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偿债能力被高估以及利息的支付压力已经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更何况还有巨额本金需偿还,这必将导致高校财务危机。对银行而言,风险的增大也在所必然。
3、举债的效益性思考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德拉夫是位极守旧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厌恶负债,他的谨慎战略是可口可乐公司在经济大萧条中免遭灭顶之灾,但公司也因此长期得不到发展。后来,戈苏塔担任了公司董事长,一改前任的作风,看准方向,大举借债。他接手后,可口可乐公司的长期债务从不到资本的2%猛增到18%,公司也因此从困境中被解救出来。戈苏塔敢于举债的勇气来自于看准方向,目标正确。他不是滥用借债款,加重负担,而是将借款用在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样,暂时的负债会赢得长期的效益。而当前我国部分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缺乏的规划和***的决策程序,贷款项目和额度缺乏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盲目攀比建新校区、重复建设、资产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对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熟悉不够,甚至有的只考虑当前资金需要,把贷款当作融资的主要方式,效益观念淡薄。没有从切实加强治理、进步资金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没有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公道调度资金,没有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来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本钱。
4、举债的偿还性思考
当前,有很多高校以为,贷款可以不承担还款责任,由于高等学校是国家的学校,学校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高等学校是公益事业单位,不是企业,没有“高等学校破产法”,而且,《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张罗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显然,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而且,以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不回还可能给一些学校以“幻想”和“启示”,另外,从上述“举债的风险性思考”中我们也看到高校的还贷能力确实有限,因此,学校向银行贷款不必担心倒闭的题目,学校虽是独立法人但不承担倒闭的风险。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以为学校是国家的学校,学校不会倒闭,尤其是国家重点高等学校。因此,银行以为对高校贷款风险较小。于是在贷款审批上未按贸易贷款条件及程序审查贷款,即不设立担保或财产抵押,基本靠学校信誉实行信誉贷款。这一做法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申请和使用银行贷款。正因如此,出现了极个别学校的巨额贷款现象。
然而,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政府不会也没有财力的可能来替学校还债。而且,《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治理”、“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贷款高校作为贷款的主体,必须承担还贷责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假如高校不能如期回还银行贷款,不但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造成巨大的银行损失, 可能会重蹈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巨额银行贷款不能回还形成死帐的覆辙,这一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上一篇:完善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若干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