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债务治理的思考
2017-11-25 03:0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债务治理的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当前,高校巨额贷款的债务压力和经费紧缺的日益突出,
摘 要:当前,高校巨额贷款的债务压力和经费紧缺的日益突出,高校财务治理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题目。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觉、全新的思维,全面审阅、和思考举债办学的相关题目,探索新形势下债务治理的新模式,有效防范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
关键词:高校;债务治理;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4年底的1350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性奔腾,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竞争机制逐步引进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间的相互竞争的挑战。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创造条件,举债办学,加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巨额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题目也日益突出。目前,有的高校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盲目扩张,过度举债。贷款资金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躲着潜伏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的健康、有序和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行。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治理工作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把债务治理作为高校财务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加强对举债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负债资金治理,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一、举债过程中值得留意的若干题目的思考
高校在财政拨款增长相对有限而自筹收进又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举债办学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举债办学过程中,高校财务治理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题目。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觉、全新的思维,全面审阅、研究和思考举债办学的相关题目,探索新形势下债务治理的新模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举债的正当性思考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制度(试行)》,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进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因借贷行为而形成的债务及其偿还情况,在“借进款项”科目核算。因此,《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借款办学这一经济业务事项提供了核算依据。高校扩招后,政府提供一定建设性贷款的财政贴息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引进贷款机制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肯定。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
《预算法》规定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而实际上,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举债的现象,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政府不会也没有财力的可能来替学校还债,这样便产生了高校实际上预算赤字的题目。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缺乏后续财源地区的高校和一些生源较差的高校,为了盲目发展,不惜代价,超能力举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一些高校的债务已经带来了突发性或计划外的偿付压力,了学校事业资金的正常运转,某种程度上也背离了《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的精神。
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规范高等学校银行贷款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明确回口部分和贷款审批程序,使得高等学校在贷款使用方向、贷款规模等方面缺乏政策指导与约束。目前,出现了盲目贷款、盲目投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等现象, 贷款表现为随意性。甚至,有的高校在贷款的决策中也没有履行正当程序,只是少数领导行为。另外,学校贷款性质主要为建设用款,主要是用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而有的高校却出现将贷款用在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不足以及进步或变相进步职员待遇上等方面。学校完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熟悉决定是否贷款、贷款用途、贷款规模等,高校债务的举借和偿还行为尚缺乏和制度上的有效约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举债的风险性思考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防范模型”的和思路来,我个人以为,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是有新校区建设的高校已经达到财务风险预警线,债务包袱日益严重,财务风险已经显现。